-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100多张清晰的月球表面图、十多段令人震撼的影像视频……在今天上午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办的“嫦娥工程科学对话”活动中,来自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探月工程总体部的专家向观众首次披露了众多珍贵的嫦娥二号图像资料,讲述了我国发布虹湾局部影像图背后的故事。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研究员介绍,因地月距离大约有40万公里,嫦娥二号的数据接收主要是通过无线电传播,即“嫦娥二号”卫星搭载的相机在获得探测数据后,先经过专用发射天线进行信号处理,而后经由地面站配备的两个目前国内最大口径的剖面天线,把信号载荷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包装,做调试和编码,最后通过大口径天线进行反处理,接收过来以后再传给北京总部,经过深加工后才能最终呈现出来。
李春来表示,与日本月神号和美国探月器传回的月球图相比,依据嫦娥二号发回信息制作的图片并不逊色,在很多指标上比他们的图还要好些。如果说有哪些具体方面稍差,也是因为受CCD相机性能所限,而这架相机目前还依赖进口。
“今天13时我们还将接收嫦娥二号传回的7轨数据。”李春来表示,目前嫦娥二号卫星上的七个有效载荷一直都在工作,每天会产生大量数据,约有150G左右,而嫦娥二号的速率相比嫦娥一号提高了一倍,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得到了四倍的数据量。在未来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地面站每天都将接收和处理数据。
李春来表示,相对于嫦娥一号的图像,嫦娥二号的月图可以进一步解析出月球的地形高层和平面数据,分析地形的起伏情况和地貌特征。目前来看,虹湾地区是将来嫦娥三号一个预选的着陆点之一,将来到底在哪儿实施软着陆,还要等嫦娥二号的图像全部下传后再做进一步分析研究。(记者蔡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