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评奖过多滋生垃圾论文 专家呼吁大瘦身

2012年04月16日11:3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科技评价 评奖 论文数量 科技体制改革 专家库 科技人员 科技奖励制度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工作

导向偏离实际应用,评审不够公正

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多达4万项的科技成果,但成果转化率仅为25%(发达国家达80%),产业化率则不足5%。也就是说,投入大量科技资源研发出来的多数成果被束之高阁。同时许多产业却面临核心技术缺乏、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的窘迫局面。专家分析,科技评价和奖励的导向偏离实际应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苏国萃告诉半月谈记者:“重论文轻实用、重数量轻质量、重经费轻成果、重奖励轻转化的结果,是引导科研人员关注论文专利数量、获奖和排名等科研的‘副产品’,而不是关注科研本身的创新性和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导致许多科研成果获了奖就到此为止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秦伯益表示,很多重大成果需要科研人员付出长期、甚至一生的代价。达尔文写出《物种起源》花了27年,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花了29年,孟德尔发表遗传规律的论文后35年无人问津,后来被外国科学家证实时孟德尔已去世15年了。“现在,中国的科学家等得起吗?社会实践原本是最权威的科技评价依据,在我国却无法以此为依据,这是令人感到非常尴尬的事情。”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抑或是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科技工程,一些强势单位、强势人员往往排名在前,而真正解决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单位与一线科研人员却排名靠后,甚至得不到体现。这显然偏离了科技进步奖主要奖励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初衷,挫伤了科技人员潜心钻研技术的积极性。”谈起这些现象,苏国萃痛心疾首。

对个人而言,奖励与个人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待遇、院士评选、创新团队申报、下一步的科研项目获取等息息相关。对单位而言,则是与单位名望、科研项目经费竞争与分配、领导的政绩与升迁等紧密关联。这导致不少单位和个人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包装项目,追逐奖项,这与设立科技奖励的初衷渐行渐远。

苏国萃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的评审往往要求评审专家在一两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对几十、上百份的申请书或报奖材料进行审验,评审容易走过场或评错;个别专家利用草拟项目指南、立项评审的机会,使项目集中到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少数人及其下属单位或组织。

朱星表示,与科技先进、经济发达国家相反,我国科技评价缺少具有独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特别是缺乏严厉的监督、后评估和惩戒机制及相关法律,给造假者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