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消除暖雾至今没有成熟方法
携带不少大气污染物的雾霾对人们健康及交通安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那能否实现人工消雾呢?
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介绍说,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小水滴和小冰晶的集合体,形成的物理过程与云基本相同,在高空,人们称其为云,在地面则称其为雾。和云一样,雾也有冷暖之分,冷雾是指温度在0℃以下的雾,而温度在0℃以上的则称暖雾。实验发现,冷雾和冰雾易消,而暖雾却比较棘手。
消冷雾主要是根据“冰云和水云混合产生降水”的理论来操作的。一般情况下,温度降到0℃时,水汽也不会凝结,以过冷水滴的形式存在。所以,在云雾中,必须要有凝结核,水汽才会以凝结核为核心,结成冰晶,冰晶又会吸附余下的液态小水滴而变大,当冰晶体增长到足够大时才会降落。而人工消雾就是向云雾区播撒干冰来充当冰晶,把干冰播撒在云雾中,既可以降低云雾中的气温,增加冰晶数量,又可以使水汽凝结在小冰晶上,促使小冰晶增大后降落。
消冷雾的技术方法相对比较成熟,而消暖雾则困难得多。有人提出采用“吸湿法”、“加热法”、“扰动混合法”等办法来消暖雾,如在雾中播撒氯化钙溶液或尿素、盐粉等物质以消除雾中的水汽,或在雾区安装能喷射高温气体的发动机系统,加热空气,以蒸发雾滴;甚至用螺旋桨搅拌,使上下干湿空气混合,消除雾气,但目前来看这些方法还没有达到既有明显效果又比较经济实用的程度。
事实上,北京的深秋初冬季节是大雾的多发时段,而这时的气温往往还在0℃以上。对于这样的暖雾,我们确实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能够加以干预和消除。
延伸阅读
霾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
“雾”和“霾”都会降低能见度,而许多人把能见度低的天气都叫做“雾天”,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雾和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霾与空气质量和大气环境有直接关系,其本身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而雾与空气污染是一种间接关系。”
雾和霾在物质构成、水汽含量、外观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雾是由水汽凝结而成,其主要成分是水滴或冰晶;而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细微烟、尘或者盐粒等构成,主要由气溶胶组成。霾也是在静稳型气象条件下产生的,当大气处在气流不畅、扩散条件不好、冷空气不强、风速不大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污染物之间就容易发生各种光化学反应形成霾。
从颜色来看,雾多表现为乳白色或青白色,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尽管雾天常常出现空气质量下降,但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何立富称,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