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大雾多发 人工消雾依然是难题

2011年11月09日13:5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人工消雾 冰晶 雾天 露点温度 预报指标 大雾天气 雾霾 冷雾

新闻背景

我国秋冬季是大雾多发的时节。10月27日以来,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地均受到大雾侵扰。大雾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尤其对于公路交通而言,雾无疑成为一个可怕的“温柔杀手”。

北京地处我国大雾多发区

大雾喜欢沿海、高山和城市,通常产生于晴朗微风的夜晚或清晨,只要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充分,又有较多的凝结核,当气温降至露点温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因达到饱和,便凝结成水滴或凝华成冰晶,悬浮于大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气象学上称这种乳白色的幕状物为雾。

“雾的地理分布比较复杂,是一种局地性很强的天气现象。大雾形成由天气条件与环境因素决定。”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从区域分布来看,大雾青睐于五个地区:

京津唐地区到山西东北部地区,其中河北、山西交界的局部地区较多;

江苏沿海、浙江安徽交界处到闽西部地区,其中浙江江西交界处、浙江沿海、闽西山区部分地区较多;

四川盆地、四川东部-湖南东部、贵州西部-云南南部地区,多为山地,是雾最集中的地区;

湖北、湖南、江西交界处;新疆天山地区。

每年秋季是北京雾天出现最多的时期,北京地区全年雾日数在3-22天,东南地势低洼,空气湿度较大,出现雾的机会较多,1980年的南郊观象台曾出现了51个雾天。一般情况下雾持续的时间在2小时到6小时,也有持续10小时以上的雾,最长还会出现超过24小时的浓雾。

不得不防的“城市雾”

“城市雾”一词在19世纪初随着对伦敦雾的研究被首次提出,指发生在受人类活动影响最集中的城市及机场、港口及公路等相关设施附近的雾。

有专家称,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工业、交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造成的能见度恶化事件越来越多,使得霾也成为一种常见的城市天气现象。因此,城市雾除了具有一般概念上“雾”的特征外,还表现出其他特点。如更加明显的局地性;雾霾预报难度的加大等。因此,城市雾带给人们的伤痛也更多,留下的记忆也更为深刻。

而透过频发的城市雾霾,在体味其巨大杀伤力的同时,人们不难发现,城市雾所具有的“持续性、延后性、连锁性”特点愈加鲜明:稳定的天气形势加上粗糙的城市下垫面对气流的阻挡以及城市地区的大量气溶胶,使城市雾霾经常能持续几天;人在雾霾中活动,吸入人体的污染物逐渐累积,在一段时间后,会增加城市居民慢阻肺、肺癌发病的几率;浓雾过后城市各项功能和市民生活受到影响。

雾的预报其实很复杂

“雾看似简单,实际很复杂,雾的预报依然是个难题。”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宗志平表示,从大气角度来讲,雾基本上是在400米以下的浅层。雾的生存条件决定了雾的分布不均匀,不像降水是大范围的,它是非常局地的,甚至是在几百米范围之内有雾,另外一个地方没雾。目前,根据各种大雾个例,气象部门建立了大雾天气概念模型,针对未来两三天大气环流形势,基本能够判断哪些区域能够出现雾,轻雾或大雾,可以称作“潜势预报”,通过数值预报模式直接输出,并根据天气变化形式不断订正预报结论,通过跟踪监测和当时气象条件及时发布预警。

宗志平表示,雾对公路交通的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通常雾在高速公路的不同路段,分布很不均匀,而且有时雾生成的特别突然,轻雾在数分钟内变成浓雾。雾的类型不同,其影响因子和预报指标也差别很大。最难的部分在于下地面条件的变化明显,空气湿度等因子变化较快,这就增加了雾的预测预报难度。他介绍说,目前,我国正在研究通过加强监测,建立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来提高雾天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细化,包括空间(局地)和时间(短时临近)上的精细化水平。面对我国公路等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的趋势,加强交通沿线能见度监测、雾天交通管理等方面,减轻雾害是十分必要的。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