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挑战:从芯片到软件开发
虽然“魔方”已经位列全球超级计算机的前十位,与运算速度最快的IBM“走鹃”差距不过1.5代,但如果从更多的方面考究,这个差距并不止于此。
“尽管主要零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但中国超级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芯片目前仍依赖国外厂商”,袁俊告诉记者。比如目前中国最先进的两台百万级超级计算机,联想的“深腾7000”和曙光的“曙光5000A”,分别采用了英特尔和超威半导体(AMD)的处理器,这两家都是美国的处理器制造商。在去年中国国内的“超级计算机100强”中,95%的处理器来自英特尔和AMD。
令人兴奋的是,曙光公司总裁历军此前曾透露,“曙光千万亿次机曙光6000将在2010年推出,届时会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处理器。”据悉,计划使用的处理器为“龙芯”第三代产品,这将标志中国超级计算机质的突破。
“相比技术,应用上的差距更大。”袁俊说。目前超级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系统大多需要进口,“很贵,动辄一个软件就要上百万元人民币,很多企业都用不起。”姚继锋告诉记者,随着高性能计算机中CPU数量越来越多,应用程序编制难度将越来越大,而一些在软件行业中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往往把自己的产品和IBM、HP的高端产品捆绑销售,这令国产软件在超级计算机应用方面要取得突破,可能比系统研制更为艰难。
由于成本很高,相比美国企业用超级计算寻找防止薯片从装配线上滑落的方法,中国许多企业还没有用上这个研发利器,超级计算机仍主要为高端研发机构所用。据2008年的统计,从使用超级计算机的机器数量上看,能源行业占据了35%,其次是政府部门(12%)和科学计算(10%)。而从使用超级计算机的性能上看,科学计算占到了第一位,占33.13%,其次是能源(28.01%)和政府部门(7.03%)。
据悉,过几天,2009年全新“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将发布。超级计算机的竞赛仍在无止境进行,“魔方”的胜利只是一个“节点”。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突破,更快的中国新速度。 (本报记者徐瑞哲尤莼洁实习生顾玮佳)
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年谱
型号 面世时间 每秒运算速度(峰值)
银河—Ⅰ 1983年 1亿次
曙光一号 1992年 6.4亿次
银河—Ⅱ 1994年 10亿次
银河—Ⅲ 1997年 130亿次
神威—Ⅰ 1999年 3840亿次
深腾1800 2002年 1万亿次
曙光—4000A 2004年 11万亿次
神威3000A 2007年 18万亿次
深腾7000 2008年 106.5万亿次
曙光—5000A 2008年 230万亿次
(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