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用掉百条创可贴
从事体育事业,健全的运动员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更何况是残疾人。从为获得第一块金牌起,张小玲就与假肢开始了“搏斗”。在24年的运动生涯中,张小玲用坏的假肢有13个。对于张小玲来说,每次更换假肢都是考验。在最初磨合的几天里,新假肢与残腿每摩擦一次,疼痛就剧烈一次。为了减少摩擦和疼痛,她就在截肢处贴上创可贴继续训练,每一年她都要用掉上百条的创可贴,“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汉城残奥会的时候,我腿上的假肢有4公斤重。早上6时起床,乘1个小时车到赛场,然后进行训练,到凌晨以后才返回住地。由于练得多,走路多,假肢与残腿的结合处磨起了很多小血泡。好在我经验比较丰富,出国前自带了50多张“创可贴”,把药贴在伤口,再戴上假肢,这样就能减少假肢与皮肉的摩擦,多的时候贴过6张。现在我也贴着创可贴,2条。”张小玲语气平静极了,平静得就像说别人的故事。
坚持20载只因打球快乐
全国政协委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现任钦州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副主任的张小玲有太多的光环,但是51岁的她依然不愿意离开乒乓球台,每天出去工作,还要坚持训练5个小时,从不间断,“我能够坚持到现在的最大理由就是打球给我最大的快乐,而且通过锻炼,我现在身体也好多了,感冒也少了。打乒乓球让我证明了自己,也为残疾人争了光,能够为残疾人事业做多点贡献,不是挺好。”张小玲还没有考虑好要不要参加4年以后的伦敦残奥会,“我的体力还行,只要国家需要,我还会继续。”
20多年的打球生涯,张小玲一直保持着写打球日记的习惯,“每次训练或是比赛以后,我都会回顾每一个细节,为什么会赢,输球的原因在哪里,然后就把这些经验和感受写在日记本上。”张小玲有一对儿女,一个已经工作,一个今年参加高考,谈起孩子,张小玲一脸愧疚:“记得儿子刚满5个月时,我就去美国训练,一去就是半年,等我回来时,儿子都不认我了。说实话,我对两个孩子付出得太少,我的心里全是球,只有在‘六一’或不练球时,才偶尔想起他们。作为一个母亲,我心里很内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