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祝寿臣(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副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2008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大家都十分关心开幕式当晚及奥运期间的天气状况,今天我们再次请来了中国气象部门的权威人士,请他们给我们预报一下奥运期间的天气状况,并介绍奥运气象服务有关情况。
我先把主席台上的嘉宾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于新文先生;中国气象局奥运气象服务新闻发言人、预测减灾司副司长陈振林先生;北京市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王建捷女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专家乔林先生。
下面请于新文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08-08-06 15:56:31
- 于新文:
七年来,中国气象局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宗旨,以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奥运气象服务为目标,举全国之力,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大力加强气象观测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预报预测能力和气象服务水平,努力做好奥运气象服务各项筹备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准备就绪。
2008-08-06 15:57:14
- 于新文:
下面我想分三个方面向各位通报一下情况:
第一,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已经全部就绪。我们知道气象服务对奥运会的召开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工作:一是建立了立体化的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强大的监测能力。
经过几年努力,由四颗在轨运行的气象卫星、多部雷达、加密自动气象站等组成的覆盖服务区域广、时空分辨率高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将能捕捉到更细微的天气变化。目前,风云一号D星、风云二号C星、D星以及今年发射的风云三号01星都将为奥运提供服务,可以每15分钟获取一次卫星云图。北京及周边有7部、青岛及周边有3部新一代天气多普勒雷达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每6分钟获取一次探测资料,加上2部移动天气雷达,将能提供更全面的资料。在每个协办城市都建有新一代天气多普勒雷达。北京地区的186个、青岛地区167个自动气象站使主协办城市的布设自动站的密度达到了城区约每5公里、郊区约每10公里,每5分钟就可以实时更新观测资料。此外,还根据需求在场馆附近增设了加密的自动气象观测站。
2008-08-06 15:58:55
- 于新文:
精细化的预报,针对性的服务。奥运会期间,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将每天制作滚动更新的奥运场馆0~72小时逐3小时气象要素精细预报。每日数次滚动制作0~72小时比赛场馆气象要素逐3小时的预报。这种较长预报时效的服务,也超过了往届奥运会的0~48小时的气象服务要求。针对个别赛事的需求,气象部门还将提供未来24小时逐小时的预报服务, 也就是每天气象部门要提供多种要素预报,这相当于以往气象部门工作量的40倍。遇有重大转折天气,如可能出现雷阵雨、龙卷风、冰雹等影响比赛的天气,将制作0~2小时临近天气预报,并及时发布更新的临近预报信息。另外,针对青岛奥帆赛,专门开发了赛场浮标站逐时风的精细化预报方法,为赛场4个浮标站提供逐时风速、风向预报。
2008-08-06 16:00:32
- 于新文:
汇聚全国力量,组建精英团队。有了全面丰富的天气监测资料和先进的应用模式,人就成为了关键性的因素。高效有力的指挥系统、预报专家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气象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奥运气象服务领导小组,指挥协调全国奥运气象服务工作;根据《北京2008奥运会城市运行纲要》要求,编制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行动计划》、《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气象服务实施方案》、《奥运火炬接力传递气象服务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气象服务保障方案,明确了奥运气象服务的内容、服务方式、运行机制、服务团队和应急气象服务保障措施等。依托北京市气象局成立了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和各协办城市共同参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各级气象部门全力提供保障。从全国各地气象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奥运气象服务团队,来自全国气象部门的36名高水平预报技术人员组成了一支直接为北京奥运会赛事服务的一线团队。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还聘请了来自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总参气象局、空司气象局等24位国内知名气象专家,现场或远程协助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提供奥运气象服务。奥运会期间,这些专家将分头行动,为各场馆比赛提供及时的气象信息服务。在青岛,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山东、北京、上海、安徽等省市气象局的10名专家将与青岛气象专家共同为奥帆赛提供气象服务。
2008-08-06 16:01:50
- 于新文:
多种服务手段,满足个性需求。除满足各种赛场和比赛气象服务之外,还积极配合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为城市运行、百姓出行、旅游等提供各种气象服务,参加综合保障演练。特别加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在突发性、转折性天气和灾害性天气时,我们将及时向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为政府部门安排各种大型活动等提供参考依据。我们还加强面向公众的奥运气象服务,通过电视、广播电台、网站、公众场合电子显示屏(已有8000多块公交显示屏)、气象预警塔(8座)、气象信息自动答询平台、手机短信(130多万用户)、小区广播、社区显示屏(50多个)和气象信息服务站等手段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为公众观看赛事、出行和旅游等提供准确的预报服务信息。另外,还设置了天气服务热线电话12121,报纸《奥运天气资讯》免费发放到宾馆、机场等公共场所,中国气象局网(http://www.cma.gov.cn/)、中国天气网(http://www.weather.com.cn/)、北京奥运气象服务网(http://www.bjweather.cn、http://www.weather2008.cn)均推出了英文天气预报信息,更方便外国友人和运动员随时了解最新的气象服务信息。
2008-08-06 16:04:42
- 于新文:
演练实战检验,准备全面就绪。从2006年开始,中国气象局组织了多次奥运气象服务演练。结合2007年、2008年“好运北京”系列体育赛事,2006年、2007年青岛国际帆船赛,2008年青岛国际残疾人帆船赛等实战,不断检验奥运气象服务业务系统,锻炼奥运气象服务队伍,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演练和实战中暴露出的欠缺。今年5月为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成功提供了气象保障服务,受到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
2008-08-06 16:08:23
- 于新文:
目前奥运气象服务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就绪。奥运气象服务自7月20日起全面进入赛时服务状态,从8月1日起中国气象局进入奥运特别工作状态。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按照赛时要求提供体育赛事、大型活动、城市运行和公众出行所需的各类气象服务产品。针对体育赛事,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将重点为北京奥运会提供精细化程度较高的场馆气象预报、突发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针对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全力做好奥运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及时为奥运会组织者、政府及各部门提供与奥运会重大活动相关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针对城市运行尤其是突发事件提供应急气象服务;向公众、各国游客和参赛选手提供常规气象预报服务,以及花粉浓度、紫外线强度和空气质量等“人性化”特色预报服务产品。
2008-08-06 16:08:47
- 于新文:
第二方面我想介绍一下奥运会天气预报国际合作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预报能力,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中国气象局在“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下,与许多国家开展了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2008-08-06 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