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8日,中国申奥代表团从莫斯科飞抵北京,前来接机的体育界元老、原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前右二)与何振梁拥抱祝贺。 摄影 李俊东/新华社
时光飞逝。如今,7年过去,北京准备好了吗?
“我相信,我当时在莫斯科讲的那句话,确实成为委员们现在普遍的心情。在北京举办的将是一次十分盛大的奥林匹克盛会。”何振梁微笑着平静地回答,“但是,这也恰恰是我所担心的。大家期待太高,有一点小问题人们可能都会有微辞。中国要办一些事情不容易,过去我们受人欺凌摆布,如今要在国际上发挥我们的作用,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会风平浪静,我们要有思想准备。”
伴随中国奥运事业成长了半个多世纪,何振梁和同事们一块砖、一块瓦地砌成了通往今天北京奥运的长城。他说,北京奥运将会是一次“三赢”的奥运:第一,奥运受益,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举办,使奥林匹克的理念得到最广范围、最深刻的传播,也使得原来主要源于希腊、欧洲文化的奥林匹克内涵,吸收了中国的、东方的一些好的元素,进一步发展进步。第二,中国受益,这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机会,也将促进中国多方面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领域都取得可喜成绩。第三,世界受益,北京奥运将促进中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世界更加和谐。
“可以说,中国改变了奥运,奥运也改变了中国。”2008年8月7日或8日,何振梁将实现他人生中另一个梦想,担任奥运火炬手。作为“中国奥林匹克先生”,他会是最终点燃主火炬的人吗? (人民画报/李舒亚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