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改变环境成为迫切需要
吕梁的急速城变,无论是外地人还是当地人,都深切感受到这一巨变带来的效果。
在过去的2010年,吕梁经济总量持续攀升,除了增速在山西排名第一外,GDP首次突破800亿元人民币大关,同比增长21.0%,总量在该省排名第四。
“在高低档时尚行头的装裹下,随地吐痰乱折花木乃至于随地大小便却成了家常便饭;各色商铺雨后春笋般更迭涌现,粗俗不堪的广告招贴画也随之更迭涌现,倒尽了人们的胃口;更有无孔不入的办假证、通下水、洗油烟机、修旧雨伞一类的小广告,层层叠叠地涌入我们视觉所及的每一个角落,简直让人崩溃。”吕梁市新闻办主任高丽萍在评论中这样描写。
甚至有人戏称:吕梁人是生活在“垃圾堆”里面。在这种情况下,当地靠资源发家的有钱人纷纷跑到环境好的城市买房购楼,享受着“城内”赚钱“城外”生活。
坊间笑谈,一位外地客人来吕梁,住进市区国际宾馆后,仍然纳闷地问接待方:“吕梁到了吗?咱什么时候进城?”言下之意,吕梁不像个城市。市区如此,各县亦然。
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认为改变环境是吕梁当下发展的迫切需要,“非治不可”。
“整容”推手
2011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在山西长治市主政8年的杜善学调任吕梁市委书记。
杜善学在长治任市长与市委书记期间,长治市荣获了资源大省山西少有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的称号。
据一位官员介绍,杜善学到任吕梁后,曾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志国一起赴各县区进行调研,并数次就环境问题和随行官员进行讨论。
“近年来,吕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吕梁城乡差别大,城市化水平低。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每到一地,杜善学总要重复类似的话语。
据山西一媒体报道,杜善学在基层调研时,一个县召开了例行的座谈汇报会,县委书记、县长计划就经济发展、未来规划等向杜善学作汇报。杜善学挥手示意书记停下,“你不要光和我讲GDP,说说你准备怎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吧,看看这个县城,都乱成什么了?”而该县委书记并未准备这方面的材料,现场一度陷入尴尬。
梳理几个月来在吕梁发生的一些事件,可以清晰看出“三项整治”的推进过程。
2月20日,杜善学上任未满月,在吕梁市离石区调研时明确提出,“近期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展环境卫生、街道装饰、交通秩序‘三项整治’活动。” 同时,杜善学对“整治”提出明确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强调“五一”前市容市貌有大改观,“十一”国庆节前见实效,随后“三项整治”亮相吕梁官方媒体。
2月22日,杜善学主持召开吕梁市委常委会,讨论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三项治理”活动的决定时,杜善学要求要尽快起草文件。
2月23日下午,吕梁市成立“三项整治”工作领导组,设立了领导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效能监察考评组、县市督查组、吕梁市区督查组、资料组、宣传组6个机构,活动为期两个月。
2月28日晚,吕梁市“三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会上《中共吕梁市委、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街道装饰、交通秩序“三项整治”活动的决定》、《吕梁市“三项整治”活动工作纪律》、吕梁市“三项整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及工作机构名单正式面世。
4月24日,吕梁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对治理的时间和工作重点进行了重新明确,提出了30条意见。要重点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小街小巷、居民区、旅游景区、国省道路两侧予以进一步整治,确保做到城乡一体,不留死角。
此后,吕梁市将原定两个月的“三项整治”期限延长为3个月。并且转向长效机制的建立。一时间引来省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