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推预算绩效问责制 “三公”经费将公开

2011年06月25日10:3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三公 绩效评价 绩效管理 预算目标 预算管理 绩效评估 绩效责任 绩效审计 预算编制 问责制

焦点2

预算情况公开

今年我们已经公开了58个部门的预算,基本涵盖了除涉外部门之外的政府组成部分和直属机构。

——吉林

>>市人大

“三公”经费将会适时公开

吴世雄表示,本市将按中央要求,把政府所有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运营、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等方面的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特别是各部门的行政经费,包括出国出境、出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等支出,都要详细公开。财政部门将尽快提出公开的时间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级财政决算时,本市党政机关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公费出国、公款招待、公车消费)情况将纳入报告内容,并适时向社会公开。

>>市政府

多个因素导致预算公开难

吉林表示,随着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在要求了解财政资金具体使用方向和内容的同时,也希望能够知晓财政资金的实际产出和使用效率。目前,我市已经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大力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今年已经公开58个部门的预算。

吉林表示,虽然这几年政府推进预算公开的步伐比较快,但距社会各界的迫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其中既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公开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也有政府预算体系不完整、预算管理相关配套改革不到位等原因。同时,也有预算资金使用绩效难以评价和度量的因素。

“有的资金分配出去之后,效率、效益到底怎么样无从知晓。”吉林说,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预算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专家

公开就是最为有效的监督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要想解决预算绩效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机制性问题,需要做好几个转变,“首先是从权力本位转移到责任本位,你拿了这个钱就有责任花好”。第二个转变是从现在的内部监督转向社会公开,要透明。“不公开不会有什么效果,公开本身就是最有效的监督。”

记者 孙乾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