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守宏:城镇化率提高4%低不低?

2011年04月12日10:5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城镇化率 黄守宏 不平衡 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水平 农民 十二五 中国城镇化

中国日前公布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这就意味着到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47.5%提高到51.5%,城镇人口数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成就如何?今后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黄守宏。

创造世界城镇化新纪录

记者:中国的城镇化近年来处于高速推进期,其成就如何?

黄守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0年的47.5%,提高了29.5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92个百分点,有两三亿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其中,在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城镇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率提高了11.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4.6亿人增加到6.3亿人,年均增加170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由农村迁入的。可以说,过去30多年,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创造了世界城镇化史的新纪录。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经济总量从改革之初的世界第12位跃居目前的世界第2位,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

力求走出又好又快道路

记者: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黄守宏:是的。“十二五”把城镇化速度确定为每年0.8%,低于许多人的预期。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导向,就是要总结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偏差,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道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二元体制的原因,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相当突出。大体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城镇化区域布局不平衡。东部地区城镇化速度快、水平高,中西部相对滞后、水平差。以2009年为例,东部地区城镇化率达到57%,比中部地区高12.7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高18.6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距是造成区域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第二,城镇化结构不平衡。有三个方面,其一,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其二,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不平衡不协调。土地的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土地利用比较粗放。其三,人口结构的不平衡不协调。进入城市的主要是农村的青壮年,留下的是老年人、妇女、小孩,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三,城乡发展不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农民公平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的制度机制缺失。

第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协调。如果农业现代化的速度长期赶不上城镇化的速度,农产品供给就会出大的问题,从而就会制约城镇化的发展。

如果不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最终就会导致城镇化的不可持续,进而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基于此,“十二五”规划对城镇化速度实际上做了调整,每年提高0.8个百分点。虽然这与我国过去10年年均提高1.13个百分点相比有所降低,但与国际比较,仍是一个不低的速度。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