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热词②
幸福
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更多共享新一轮发展成果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全会所作的报告中,40次提及“幸福”。“幸福”成为广东今年两会最热词汇。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提出“幸福指数”建议,把抽象的“幸福”分解量化为各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指标,“老百姓更关心的,是菜价、房价、教育这样具体的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百姓生活更幸福,始终是党和政府最深情的牵挂——地方两会上跃动着的“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人格外心动。
“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化解民生难题,努力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让老年群体生活得到更多关怀,让青年人生活有更好憧憬,让全市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在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这番话一字一句叩动心弦。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柴俊勇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矛盾最终都会体现在“民生”上,“十二五”期间,百姓照样面临着“新开门七件事”,即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居有所屋、老有所养、住有所安、劳有所酬、事有所盼。新一轮发展,如何让百姓开好“门”,分享改革成果,值得我们深思。
2011年上海财政支出预算草案中,拟安排416.1亿元,聚集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交通、文化和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民生事项,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新建和改扩建600所幼儿园”,“集中解决大型居住区、定向安置房地区、边远山区、重点功能区医疗资源不足问题”……翻开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展惠及人民、城市服务生活”这样的理念贯穿始终,市民生活中的“小”事,在规划中成了“大”命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南宁市委书记车荣福说。初步统计,2010年南宁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69.78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68%。而今年广西全区将筹措资金300亿元以上,实施包括98.5亿元医疗卫生保障惠民工程在内的10项民生实事,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喝水难、读书难等问题。
经过“十一五”的大发展,内蒙古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人均生产总值接近7000美元。但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把“强区富民”调整为“富民强区”,以民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目标导向凸显。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说:“今后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效、财政状况,包括考核干部,主要应看在民生方面的投入情况,看能不能拿出钱来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