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新年新愿景:就业无需“拼关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它和每个人实现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紧密相连。无疑,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就业永远是政府谋划民生的头等大事,严峻的就业形势几乎已成社会生活的常态。但是,与有限的就业岗位相比,当前更值得关注的是就业公平问题,它已经成为横亘在基层群众个人发展之路上的一大绊脚石。
在就业中,不仅存在性别、学历等歧视问题,所谓的“背景”“关系”等是更大的不公,其结果是制造阶层摩擦、影响社会和谐。未来五年,人们期盼政府在着力扩大就业的同时,也能够在落实就业公平方面有新的突破。
大学生就业得拼“关系”“背景”?
毕业于名校的小葛现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重要部门工作,刚入职不久的她谈起自己的应聘过程颇为感慨。她所应聘的岗位招聘4人,她笔试成绩是第3名,面试完综合成绩排到第5名,进入到最后一关实习环节。排在她前面的3人因为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放弃了实习。小葛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有十足的把握获得此次就业机会。
然而,实习完过了春节却得到消息,自己被刷了下来。小葛找内部人士打听了一下,原来是排在她后面的几名应聘者在春节期间托关系“打点”了相关领导。内部人士告诉她赶紧找关系、送点礼,还有机会补救。小葛托了几层关系后终于把工作搞定,该部门专门为她增加了名额。“入选者都是名校毕业的,能力相差不大,要谁也是要,所以最后还是得拼关系。”
而李莎(化名)则是“背景”的受益者。虽然毕业于北京一所名校,但由于专业冷门、就业面极窄、自己的成绩也不拔尖,她想要凭个人能力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获得一份好工作并非易事。所幸的是,李莎的舅舅是北京市某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就在李莎要找工作那年,该部门只设置一个招聘岗位,岗位要求则完全是根据李莎的情况定制的。
李莎毫无意外地成了该工作岗位的最佳人选,成为北京市的一名公务员。不知从何时开始,“就业需要关系”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家住上海松江郊区,农民出身的高凤英也深知这一点。
高凤英的丈夫10年前因拖拉机失事离开了她。现年45岁的高凤英已经独立将两个孩子拉扯大。她眼下最大的愿望不是两个孩子能出人头地,而是能自食其力。“但是孩子找工作还是太麻烦”。
女儿从卫校毕业那年,高凤英几经辗转才托熟人把女儿送进了一家医院工作。“幸好女儿学的化验专业还比较吃香。”高凤英回忆时仍感觉惊险万分。儿子即将面临高中毕业,她不知道儿子大学毕业后是不是还需要自己像从前一样到处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