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底,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11只东北虎因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而病死。
然而,悲剧不仅存在于一座城市。全国野生动物园大多采取“政府招商,企业投资管理”的经营模式,实现盈利的却寥寥无几。为了改善经营,民营野生动物园纷纷采取提高门票、出租动物、减少口粮等办法,与动物园公共产品的属性背道而驰。
数量激增、唯利是图、疏于管理,成为困扰我国野生动物园的3个问题。
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近日停业整改,国家林业局调查组已介入,老虎具体死因正在调查中。沈阳市政府拨款700万元,其中500万元专款救助园内现存老虎,200万元用于恢复正常管护。
园方称资金没有到位
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由原沈阳动物园与一家民营企业合资,政府占15%股份。由于离市区远、门票贵等原因,经营不景气。
自去年11月起,沈阳市棋盘山管委会每天拨付1.5万元给动物园,今年2月1日后,每天增加到1.8万元。专用于喂养动物,应该能基本维持动物园的正常运转。
为什么动物的食物仍如此匮乏?动物园负责人武席将其归咎于“民营”。他声称,每年老板会拿钱去还债,偿还欠薪,真正用在动物身上的投入,得不到保证。“2006年还发生过一次停园风波,当时老板不想再承包,沈阳市政府协调多次才解决。”
全国九成动物园亏损
据沈阳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统计,园内动物数量近年来急剧下降,2000年开园时有61种1020只,到今年2月8日,已下降到49种518只。
只要上网搜索就会知道,全国大部分动物园日子都过得不好。大连森林动物园企划部长周斌说,每年行业内都会交流生存经验,“全国约90%的动物园都在亏损。”
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耕介绍,民营企业办动物园,追求利润与保护动物很难两全。“动物园过去属于园林局,这几年放开了,不少民营资本注入,出现越来越多弊端。许多动物受国家保护,但经营者是商人,追求利润忽视公益性,形成了一个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