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财政改革在多个方面取得进展。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心的财政结构性改革在2007年表现得比较明显。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力度加大,针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事关多数人切身利益的支出需求给予了更大程度的倾斜。
●公共收入制度的改革在经历了最初的“认识缺位”之后,2007年改革取得一定进展。
●下一步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税制改革;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2007年,我国的财政改革总的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促进科学发展,二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和谐,国家财政应该,而且也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与此相适应,2007年财政改革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些进展,有的体现在理论和政策准备方面,改革的思路进一步清晰;有的反映在收支结构的变化之中,公共资源的配置进一步优化;也有的展现在体制和政策的变革之中,制度、规则与政策更加合理。从变化的显著性程度来看,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心的财政结构性改革在2007年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以税收为主体的公共收入制度改革产生了广泛影响,再次是公共财政的运行机制有了新的改善,最后是以节能、减排、降耗为重点的相关财税政策做出了适应性的调整和改革。下面拟以上述四个方面为框架做一简要阐述。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这种新理念的产生,是我国发展到现阶段在公平与效率的天平上做出了新的抉择的结果,天平的砝码移向公平一端是当前现实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这种抉择与其说是调整,倒不如说是改革,是认识深化基础上的观念更新,也是未来整体制度安排的路径改革,更是原有利益结构的重大变革。
近年来,国家财政以更加注重公平为导向,支出安排不断向薄弱领域、弱势群体倾斜。2007年,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力度加大,针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事关多数人切身利益的支出需求给予了更大程度的倾斜。据财政部预计,2007年前11个月,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到4318亿元,同比增长228%;教育支出1068亿元,增长763%。全国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已经达到5578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27%;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将达到631亿元,同比增长2768%。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141885亿元,同比增长406%;预计全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02%,达到2419亿元。
一、财政扶农的力度加大
1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
为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2004年以来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2006年又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实施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2007年中央财政在继续保持去年120亿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不变的基础上,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规模达到276亿元,加上2007年已安排的151亿元粮食直补资金,国家对种粮农民两项直接补贴总额达到427亿元,比上年增长63%。除了这两项补贴外,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657亿元。据统计,2007年良种补贴项目区小麦、玉米、大豆亩产分别比非项目区增加10%以上,优质率明显提升。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14亿元。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据初步统计,截至2007年11月底,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60多万台套,受益农户70多万户。全年机耕面积达104亿亩,机械化水平达到569%。
2加大对养猪农民的补贴力度
2007年中央财政出台了10项促进生猪发展的措施,中央财政拿出108亿元予以支持。这些措施包括: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制度,以及以人工授精为主的良种补贴;对列入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政策,对因防疫需要组织扑杀的生猪,国家对养殖户(场)给予补助,并对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给予补助。此外,通过安排专项投资,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及原良种、扩繁场、省级生猪改良繁育中心改扩建,引导养殖规模经营。
3启动了水稻、小麦等重要农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费补贴试点
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资金,支持在江苏、内蒙古、湖南、新疆、四川、吉林六个省(区)开展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
4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自2006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改革总体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财教[2007]337号),决定从2007年起3年内,新增经费470亿元左右,用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至此,2006~2010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累计新增经费,将由原来的2182亿元至少增加到2652亿元。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继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后,2007年这一惠民政策将扩大到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48亿中小学生。中央财政已经拨付全年免学费和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补助资金1843亿元,拨付免费科教书资金287亿元,拨付中西部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275亿元。地方财政预计安排免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资金136亿元。
5支持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经过六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重大成效。全国取消了专门面向农民的各种税费,初步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统筹城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以此带动农村的各项改革。全国已有9个省份确定在全省(区)范围内进行农村综合改革,其他22个省份也进一步扩大了市县试点范围。同时,继续在全国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试点工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也正在研究中。
6发展农村文化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来共经历了三个阶段,2006年开始实施新一轮“村村通”工程。依据今年年初中央召开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会议的要求,加快新时期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在“村村通”各项工作中先行一步,率先完成新一轮“村村通”工程确定的任务,并同时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7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2006年,在全国选择了160多个县开展试点,其中,中央财政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择26个县开展试点。2007年在全国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有效,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6月25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07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通知》(财农[2007]109号),要求全方位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重点研究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体制机制性措施,进一步扩大以县为主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规模和范围,积极推进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整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