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需要资金;企业恢复生产,需要资金;居民自救,需要资金、需要金融服务、需要理赔……四川灾区上至政府,下至老百姓,此时对资金的渴求是如此之强烈,所幸,从央行至各大金融机构,均将资金的水龙头向灾区敞开供应。
央行增加55亿支农再贷款
四川获得33亿,“高起点、高标准”是成都灾后重建主旋律。
危机时刻,有危险也有机会。突如其来的一场地震灾情,给成都带来的,除了伤痛的记忆、生命及财产损失外,也许更带来了新的机会。
5月14日,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组织全市金融系统情况通报会,除官员外,与会人员还有各大银行与保险公司驻蓉机构、国有背景大型投资公司的负责人。会议主题直指成都的灾后重建。
据与会人士透露,会上,葛市长谈了很多在灾区救灾的感受,“90年代后的房子,只要按标准修,基本上都安然无恙。”这点对政府灾后重建的思路触动很大,大灾之后的城市建设、路桥设施、危旧房改造以及农村居住设施的改善,都涉及造福成都的子孙后代,所以“高起点、高标准”有望成为成都灾后重建的主旋律。而在这种主旋律的贯穿下,葛红林相信:“经过这次考验,相信成都的经济社会一定会继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而“高起点、高标准”的背后,则意味着需要取得各大金融机构更大的金融支持。日前,在蓉各大金融机构与总部的沟通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各种对成都建设提供更大信贷支持的措施有望在最短时间内出台。消息人士透露,对灾后重建项目,有望“变通处理”,不受此前宏观调控的贷款规模限制。
5月13日,央行副行长苏宁表示,央行已决定对四川、甘肃两省分别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33亿元和22亿元,集中用于解决辖内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支付头寸和流动性需求,支持及时增加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信贷投入。
工行:尽量满足救灾资金贷款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近日明确要求,积极支持地震灾害中受损严重而又与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行业和企业,对电力、电信、公路、铁路等部门抗震救灾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实行特事特办,积极支持,及时审批。
工行四川省分行办公室负责人昨日称,虽然暂时还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额度,但只要是涉及灾后重建、用于救灾的贷款,“我们都会尽量满足。”
另据了解,5月15日工商银行又向地震灾区捐款1436万元,累计达到2636万元。
中行:对基础行业客户贷款倾斜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特大地震。中国银行决定从13日起开启“绿色通道”,加大对受灾地区电力、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行业重点客户的授信支持力度,全力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介绍说,中行将在贷款安排上,加大对受灾地区电力、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行业重点客户的授信支持力度,在贷款上予以倾斜。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决定在贷款受理、审批和发放中开设“绿色授信通道”,提高审批效率,确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项目的信贷支持。据称,中行各受灾地区分行已与当地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行业客户取得联系,了解企业的金融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