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乡村绿化建设步伐加快
各地加大乡村绿化美化力度,绿化规模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吉林省深入实施“绿化美化村屯,创建绿色家园”行动,全省投入3100万元创建绿美示范村屯,建设高标准绿化美化示范村50个,新增绿化面积186公顷。北京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利用边角空地挖潜增绿,完成村庄绿化362个,绿化面积286公顷,创建首都绿色村庄50个,评选“美丽乡村”300个。重庆市创建“绿色新村”活动,评选绿色新村10个,每村奖励30万元。广西自治区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全区建设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5000个和一般绿化村屯6.92万个,共栽植各类苗木1126万株,新增绿化面积6000公顷,建设绿道202公里、护路林1182公里。湖南省以城边、水边、路边、村边、宅边“五边”造林绿化为抓手,大力开展了造绿增绿活动,全省共投入资金20.2亿元,完成“五边”造林6.5万公顷,新增村庄绿地面积5.8万公顷,新建、改造农田林网6900公顷,316万农户在房前屋后栽植珍贵树木6874万株。广东省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构建优美宜居生态家园为目标,建成各具特色的绿化美化村庄2609个,其中省级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227个。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乡村绿化,完成村庄绿化1490个,绿化面积达9000公顷,累计已完成村庄绿化3069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72%。
六、林业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办法》,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亿元,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28.8万名,精准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08万。组织培训林农899.6万人次,提高林农技术管理水平和致富创业能力。实施中央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建设名优经济林示范基地264个。举办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第十六届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国家林业局公布全国首批“互联网+”经济林、竹藤花卉产品营销模式示范单位;认定第二批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35个,修订枣、板栗、仁用杏栽培技术标准;印发《竹产品分类》《花木栽培基质》《刺槐能源林培育技术指南》《油棕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等标准规范。中国花卉协会发布了《2016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各地突出主导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加强示范引导,协同推进经济林、竹藤花卉等林业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精准脱贫。截至2016年,全国经济林面积达3588万公顷,各类经济林产品总量达到1.7亿吨,经济林种植与采集业实现产值1.2万亿元,占林业第一产业产值的58.9%。花卉种植面积129.2万公顷,鲜切花产量183.6亿支、盆栽植物产量41.4亿盆,花卉种植业实现产值2106亿元;现有竹林面积601万公顷,大径竹产量23.5亿根、小杂竹产量1125.25万吨,竹林种植与采集业实现产值1923亿元。全国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万户,总人口110万,年户均增收3500元。落实2016年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任务6505户,中央补助资金6505万元。国有林场55万户危旧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七、防沙治沙稳步推进
全国共完成防沙治沙192.9万公顷。国家林业局印发《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新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县10个,试点县总数已达71个,封禁保护总面积133.2万公顷。印发《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批复国家沙漠公园15个,国家沙漠(石漠)公园总数达70个。举办了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全球纪念活动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高级别对话,发布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动倡议》成果文件。成功获得2017年荒漠化公约缔约方大会举办权,成为中国获得的首个联合国环境公约缔约方大会承办权。认真做好沙尘暴应急工作,有效应对沙尘暴灾害。春季共发生沙尘天气8 次,其中强沙尘暴1次,沙尘暴2次,没有造成重大灾害。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29.4万公顷。印发《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和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组织了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