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突出品质为要、以人为本,建成区域中心大城市
当前,宜宾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期、机遇期、转型期,我们将着力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建设规模适度、品质一流、环境优美、功能完善、辐射吸纳能力强的区域中心大城市,到2021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60万人。
切实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宜宾拥有“三江六岸”的自然生态资源、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优势明显的区位交通条件、特色鲜明的产业支柱、553万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多年城市建设形成的发展基础,已经完全具备建设区域中心大城市的条件和支撑。我们将牢固树立“不求最大、但求更佳”的城市发展理念,按照一流的规划、一流的特色、一流的人居环境,认真处理好高起点规划与高标准建设的关系、有山有水与显山露水的关系、文化传承与形象展示的关系、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大力彰显城市特色和品味,提升城市发展精气神。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精益求精”的城市建设理念,按照一流的建设、一流的管理,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上精雕细琢、精打细磨,打造一批骨干工程、支撑工程、精品工程。牢固树立“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市经营理念,按照一流的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征地拆迁、资金筹措、建设模式等问题,推动城市建设迈上良性发展轨道。
切实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做好“山、水、园、林、路、景”文章,把整体风貌设计、色彩基调、建筑单体形态等全程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做到水在城中、城在园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让城市与人、自然、环境和谐融合。大力实施城市生态建设工程,科学划定城市绿线,逐步提升城市自然生态,到2021年中心城区累计建成城市公园73个、街旁绿地283.79公顷、滨河景观绿带189.77公顷,城市绿地率达35.4%。充分挖掘和弘扬宜宾特色文化,注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培育城市文化元素、文化气质,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各领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高城市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行严格的城市管理,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规范行政执法,切实构建市容整洁、交通通畅、运转有序的城市环境。
切实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两横两纵”骨干道路建设,打通组团与组团间的连接通道,完成城市核心框架建设。全力推进南部新区(含金沙新区)、岷江新区、临港新区、南溪新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大城市修补力度,推进城市亮化、净化、美化工程,进一步疏解老城人口、完善城市功能,促进老城区建筑物、街道立面、城市绿化和色彩环境更加协调、更加优美。加快棚户区、危旧房和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推进天原片区、纸厂片区、三江口等区域改造提升,打造城市发展亮点。
切实提升辐射吸纳能力。制定出台与建成区域中心大城市相匹配的政策体系,培育壮大现代商贸、教育服务、文化、医疗、会展等产业,提升区域生产要素配置、信息资源交流、技能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承载能力,让宜宾充满活力、吸引力、凝聚力。着力壮大现代商贸业,加快推进三江口中央商务区建设,提升城市商业层次。着力实施城镇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培育一批名校、名师,积极发展优质民办教育,探索发展混合制教育,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高品质学校。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演艺娱乐、出版印刷、动漫创意等文化产业发展。着力用好现有医疗资源,加快弥补中医、医药方面的短板,打造区域一流的医疗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城际干道、城镇道路和公交一体化建设,建设有轨电车示范线。加强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和停车场、洗车场、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切实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突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配套改革,在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实现同城同待遇,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引导人口、产业向县城集聚,力争打造7个10万人口以上的小城市。推动“产、城、人、文”融合,打造特色小镇,培育提升一批专业镇、示范镇,带动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