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2016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综合分析,建议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发展动力转换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八大”产业提升发展工程,坚持和完善“八个一”推进机制,努力打造八大千亿级中高端产业集群。以绿色、高端为目标,加快纺织、印染、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制订实施“世界领先”的印染产业管控标准,鼓励印染技术创新和品牌创优。做优做强黄酒、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支持黄酒产业传承发展和市场拓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提高先进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比重。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多管齐下整治低小散企业,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打响“绍兴制造”品牌。推广绿色建筑,新开工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100万平方米。提升发展金融、物流、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发展养老、家政、教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启动文化旅游业三年推进计划,培育发展动漫影视、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深入推广“老绍兴·醉江南”形象品牌,优化绍兴古城、中国兰亭、会稽山、鉴湖·柯岩、曹娥江、大佛寺等旅游功能区布局,整合“时尚金柯桥”“虞山舜水”“西施故里”“唐诗之路”等旅游板块,加快镜湖旅游综合体、金沙东方山水、嵊州飞翼农业休闲小镇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两区”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十大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提升茶叶、香榧、花卉、水果等特色农业效益。强化产业平台支撑,制定实施省级以上功能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功能区做强特色、差异发展、争先进位。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批军民融合示范企业、产业基地。实行特色小镇三级联创,推进黄酒、袜艺、酷玩、e游、领尚、智造等特色小镇建设。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广新昌县域科技体制改革经验,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确保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5%。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省级科技型企业40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00亿元。完善创新平台体系,规划建设科技城,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0家。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建设创客示范点20家。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建立“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提升政务服务网功能,推动政府职能逐步向社会组织转移。加快建立宽进严管、高效便捷的审批体制,建立园区项目集中评价事前审批机制。完善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制度,深化上虞防范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创新。开展诸暨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改革试点,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资产证券化步伐。深化上虞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鼓励企业上市,力争社会融资总量突破1000亿元,其中直接融资400亿元。
释放有效需求潜能。扩大有效投资,启动“十三五”重大项目万亿工程,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机制,加强协调保障,提高投资绩效。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引领作用,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加快发展服务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增长点,推进线上线下市场互联互通,鼓励商业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提升中国轻纺城、中国领带城等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快递下乡、电商进农村。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住房消费,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企业服务。完善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打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组合拳”。积极引导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扎实推进“三名”企业培育,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越商队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健全企业服务员制度,更加真诚、务实、精准帮扶企业。依法推进企业破产重整、兼并重组,健全企业退出机制。支持银行化解不良贷款,打击恶意逃废债和非法集资,确保经济金融安全。
(二)强化全市域理念,深入推进城乡统筹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全市域协同发展,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市域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步实现“多规合一”。加快诸暨城东、城西新城建设。落实嵊新区域协同发展纲要和重大共建项目。实施小城市培育新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现代水城规划体系,整治提升“两江十湖”和环城河水环境,构建一批滨水精品游线。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甬金铁路、杭绍台铁路等项目前期,开工建设杭绍城际铁路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杭绍台高速、800千伏特高压绍兴站等重大项目,力争杭金衢高速改造等工程建成投用。
全力推进三区融合。围绕市区同城化、一体化目标,完善促进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制定重要公共政策,统一部署重大公建设施,推进一批交界区域的融合项目建设。修编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深入实施重大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168”快速路网建设,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市区大环线、上虞新港建设。整合三区公交,推进公交一体化。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地下管廊综合规划。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成智慧健康、智慧交通等18个专项规划,统筹整合视频监控系统等项目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推动绍兴古城保护发展,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加强规划管控,加快功能疏解。做好八大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疏浚古城河道,建设慢行系统。积极打造镜湖现代水城示范区,规划建设滨海新加坡小镇,加快袍江“两湖”开发和绍兴高新区迪荡湖建设,促进产城融合。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积极推进美丽乡村景观带、美丽乡村公路建设,实施“特色民居”改造工程。扩大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范围,确保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行政村比例达到95%。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健全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发证,实施嵊州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实现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联网运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力争消除“并村不并账”现象。深化金融支农服务,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家庭农场,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山区、老区及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的精准扶贫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