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报告:新现代化理论与城市现代化

发布时间: 2014-08-21 16:29:32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中科院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中科院 报告 现代化 城市

其五,两次现代化有不同规律、特点和发展范式。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工业化、专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民主化、法治化、分化与整合、理性化、世俗化、大众传播和普及初等教育等。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生态化、信息化、民主的、理性的和普及高等教育等。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扩大物质生活空间,满足人类物质追求和经济安全。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知识和信息生产扩大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类幸福追求和自我表现;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

其六,两次现代化的动力是不同的,第二次现代化的动力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专业人才。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的相互作用导致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结构的变化,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导致新的科学和技术;新的科学和技术导致新的经济和社会,新的经济和社会导致新的现代化;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还会导致新的政治和文化;新的政治和文化促进新的现代化;新的现代化会促进新的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基本适用于城市现代化,但要“扣除”农村现代化的专门阐述。

如果参照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城市现代化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城市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的城市向工业社会的城市的转变,第二阶段的城市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的城市向知识社会的城市的转变,这种转变发生在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居民等各个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