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改院:改革跑赢危机的行动路线(30条建议)

2013年06月17日16:1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煤电价格联动 中改院 改革攻坚 改革突破 改革红利

三、以协调利益关系为重点的改革攻坚

我们的思路性建议是:以民富优先为导向,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关键,尽快形成常态化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机制

10. 把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作为协调利益关系的重大任务

中等收入群体是多元化社会中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天然缓冲器和自然稳定器。未来5-10年,全面协调利益关系的重中之重,是形成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建议2014年出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国家规划》,明确提出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目标:即每年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争取到2020年达到40%;人口规模从3亿扩大到6亿左右。

11. 尽快破题收入分配改革

(1)推动建立工资协商谈判机制,形成劳动者报酬正常增长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工会、企业主三方代表组成的薪酬委员会,在工资谈判中发挥经常性作用,使劳动报酬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同步提高。

(2)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实质性降低工薪阶层税负。加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质性降低工薪阶层税负,加大对资本所有者、富裕阶层的税收调节力度;改革以个人为单位申报的做法,逐步过渡到以家庭为单位申报;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即征即免”政策。

(3)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收入分配透明度。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全面实施阳光工资制,提高收入透明度,清理、规范各类津贴、补贴、福利,取消实物分配,消除灰色收入;监管和调控垄断行业国企高管的过高收入要有实招;尽快建立覆盖全民的财产登记制度。

12. 以制度统一为重点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1)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对接。建议2-3年内,重点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二险合一”;3-5年内,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解决长期存在的职工养老保险“双轨制”弊端。

(2)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在政府承担最终责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券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

13.按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推进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转型。在推进“营改增”改革的同时,建议:修订《消费税暂行条例》,由向企业征收改为向居民征收,由“价内征收”转向“价外征收”;以房产税、遗产税和赠予税的开征为重点健全财产税体系。

(2)加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尽快形成公共财政基本格局。争取到2015年,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保障性住房四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2012年的35%提高到50%左右,占GDP的比重由8.48%提高到不低于12%。

(3)建立公共服务导向的中央地方财税关系。建议3-5年内,基本理顺央地财税关系:继续推动财政体制扁平化改革,争取使五级财政框架扁平化到三级框架;提高地方政府增值税分成比例,将财产税作为地方税收体系的重要支柱;结合服务业增值税改革统筹考虑国税地税合并。

14.尽快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1)出台农民工市民化的国家规划。建议在国家城镇化规划中明确提出2020年总体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大目标;2-3年内,初步实现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3-5年内,基本解决存量农民工的市民化;到2020年总体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2)明确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与时间表。建议1-2年内,剥离户籍的福利分配功能, 在中小城镇全面取消户籍制度,建立人口登记制度;3-5年内,除了个别特大城市外,其他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基本放开,全面实施人口登记制度;5-8年内,全面实行以身份证代码为唯一标识的人口登记制度。

15.以强化公益性、专业性、独立性为重点深化事业机构改革

(1)突出公益性。教育、医疗等事业机构重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供给,尤其要扭转基本公共服务“逆向转移”的格局。

(2)强化专业性。全面取消事业机构行政级别,减少政府对事业机构不适当的干预,建立以专业技术评价为导向的事业机构激励机制。

(3)提高独立性。加快公共服务机构的立法进程,明确公共服务机构的设立、变更等法律程序,形成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新机制。

16.向社会放权,着力推进社会组织发展

(1)加快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建议1-2年内,全面推行社会公益组织备案制,鼓励支持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加快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尽快形成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制度,逐步提高公益捐赠扣除比例。

(2)推进官办社会组织转型。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加大官办社会组织的公开透明度,包括善款筹集与使用、内部运行公开;第二步,利用社会需求和社会压力,加强专业化,改革内部治理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第三步,逐步推进“去行政化”,最终实现社会组织“领导人自选、活动自主、经费自筹”。

(3)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加快社区自治进程,扩大社区决策的民主参与范围,形成社区建设合力;提高社会自治程度,把政府从繁杂的社会事务中解放出来。

17. 以改革信访制度为重点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1)尽快研究、统筹部署司法体制改革与信访制度改革的行动方案。建议1-2年内,建立法律援助机构与政府信访部门的协作机制,使法律援助机构成为信访的“第二窗口”;3-5年内,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扩大诉讼范围,使更多的信访案件纳入到司法轨道中解决;5-8年内,在全社会树立司法的最终裁判权威,使信访制度转变为化解社会矛盾的辅助渠道。

(2)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社会参与制度,形成多渠道的利益协商对话机制。开门搞决策,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要让群众参与讨论;进一步完善听证会制度,使之成为公众表达利益诉求、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平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