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报告对中国农业经济的时序进行了分析。
农业经济涉及许多方面。这里重点讨论农业供给、农业流通、农业需求和消费。
1. 中国农业供给的时序分析
(1)中国农业供给的变化趋势
中国农业供给的变化趋势的指标差异比较大(表3-14)。其中,13个指标为上升变量,3个指标为下降变量。1960年以来,中国人均谷物生产提高了1倍,人均肉食生产提高了13倍; 1980年以来粮食自给率在98%以上。人均谷物生产大于人均谷物供给(图3-4)。
上升变量:农民人均供应人口、农民人均谷物出口、农民人均肉食出口、人均谷物生产、人均谷物供给、人均植物油供给、人均蔬菜供给、人均水果供给、人均肉食生产、人均肉食供给、人均蛋类供给、人均奶类供给、人均鱼类供给等。
转折变量:粮食自给率、粮食浪费比例、蛋类浪费比例等先升后降。
(2)中国农业供给变化的主要特点
首先,供给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960年以来,人均谷物供给提高了1倍,人均肉食供给提高了12倍;在植物性食物供给方面,人均水果和人均植物油供给分别提高了14倍和10倍;在动物性食物供给方面,人均奶类、人均蛋类和人均鱼类供给分别提高9倍、7倍和6倍。
其次,中国粮食自给率比较高。中国粮食自给率,1961年为93%,2007年为99%。
其三,中国粮食管理水平提高。2007年相对于1961年粮食浪费比例下降了36%。
(3)中国农业供给的国际比较
首先,过程比较,以人均谷物生产和人均肉食生产为例。2008年,中国人均谷物生产已经接近世界平均值,但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差距较大(表3-15);中国人均肉食生产比世界平均值高出35%,与英国人均肉食生产相当,但比高收入国家平均值低很多(表3-16)。
其次,前沿比较,以2008年为例(表3-17)。2008年,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肉食生产和人均肉食供给等指标表现相对较好,人均奶类供给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