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3.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不同学者有不同认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一般而言,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在中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同时中国有自己的特色。
(1)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种后发追赶型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现代化起步比较晚。首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比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起步要晚约4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起步大约是19世纪末(表3-45),中国经济现代化起步大约是19世纪40年代(表3-44)。其次,中国农业现代化比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起步要晚100多年。英国农业现代化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如果从18世纪中算起,中英相差100多年。
(2)中国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于中国国家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现代化被确定为国家目标。由于城乡分隔和农业税收等原因,1980年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速度比中国现代化慢,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现代化低。1990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指数低于第一次现代化指数,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指数低于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图3-8)。200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现代化水平大约落后8年。
(3)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资源约束型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的人均自然资源,多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3-5)。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政策选择,受到自然条件的硬性约束。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不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照搬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或日本模式。中国只能探索适合自己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4)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种工业优先型农业现代化
196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实际上采取了“以农养工”的非平衡产业发展战略,中国工业化快于中国农业现代化,中国工农差距在扩大。例如,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距,从400多美元扩大到5600多美元,相对差距从5倍扩大到12倍(表3-49)。2008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40%,这意味着中国40%的劳动的劳动生产率是比较低的。工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剪刀差,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低水平,已经成为提高中国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制约瓶颈。
表3-49 1960~2008年中国农业和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项目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2000 |
2005 |
2008 |
2008/1960 |
农业劳动生产率/2000年美元 |
110 |
164 |
183 |
263 |
364 |
439 |
504 |
4.6 |
工业劳动生产率/2000年美元 |
547 |
609 |
681 |
1263 |
4382 |
5060 |
6141 |
11.2 |
工业 - 农业 |
437 |
445 |
498 |
1000 |
4017 |
4621 |
5638 |
12.9 |
工业÷农业 |
5 |
4 |
4 |
5 |
12 |
12 |
12 |
2.5 |
(5)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种粮食主导型农业现代化
1960年以来,中国坚持科技为农业服务的方针,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优良农作物品种不断涌现,良种推广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中国谷物单产、水稻单产和小麦单产已经达到经济发达国家水平,玉米单产和土地生产率已经达到经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表3-33)。
在过去50年里,中国农业发展突出了“以粮为纲”的思想,农业土地生产率提高相对较快,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较慢,农业土地生产率的相对水平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中国农业现代化把提高土地生产率放在优先位置,适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但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有差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条腿走路,走的是粮食主导型和土地节约型农业现代化之路,政策重点是提高粮食单产和土地生产率,相对忽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