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3)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参照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阶段划分,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沿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清朝末年的农业现代化起步、民国时期的局部农业现代化、新中国的全面农业现代化(表3-46)。
表3-46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阶段 |
大致时间 |
历史阶段 |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举例) |
农业现代化起步 (清朝末年) |
1840~1860 |
鸦片战争 |
- |
1860~1894 |
洋务运动 |
引进农业机械、农业知识等 |
|
1895~1911 |
维新新政 |
农业科技、农技推广、农业教育、农业企业、农业管理等 |
|
局部农业现代化 (民国时期) |
1912~1927 |
北洋政府时期 |
农业的机械化、科学化、化学化、工业化、农业合作社等 |
1928~1936 |
国民政府早期 |
||
1937~1949 |
战争时期 |
||
全面农业现代化 (新中国) |
1949~1977 |
计划时期 |
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等 |
1978~2001 |
改革时期 |
农业的市场化、商业化、机械化、科学化、化学化、水利化、承包制等 |
|
2002~至今 |
全球化时期 |
农业的国际化、信息化、生态化、机械化、市场化、集约化、合作社等 |
注:本表内容只是一个提纲,不是全面阐述。2001年中国成为WTO正式成员,参与经济全球化。
2.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与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在不同阶段,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点有所不同。
(1)清朝末年的农业现代化起步
清朝末年的农业现代化,可以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启蒙和知识传播。在19世纪后期,一批中国有识之士关注农业振兴,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一些设想。例如有关资料显示: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出,振兴农业需要三个要素:农业政府管理、农业科技教育、农业机械化等;1896年罗振玉等在上海成立“农学会”,后发行《农学报》等;1898年“维新变法”者主张:引进外国农业技术和农业知识、设立农工商总局、设立农务学堂、组织农会和刊发农报等。
其次,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和推广。在19世纪中后期,沿海地区开始引进外国农业机械;有些地方设立农业试验场,如上海的育蚕试验场、哈尔滨的农事试验场等;清朝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农学等。在20世纪初,清朝在北京设立了“农工商部农业试验场”;湖南设立了农务局,湖南、天津、江西、山东、沈阳、大连等地设立了农业或林业试验场,山西、天津、河北和上海等地分别设立了农学、林学、马医、水产学校等;一些现代农业企业成立,例如,江苏的通海垦牧公司、江浙渔业公司、黑龙江的兴东公司(机械化农场)等。与此同时,农用技术、机械和良种引进有所扩展,农业技术、农业教育和农技推广有了较大进展。
清朝末年,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技术和知识层面,农业制度变化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