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中国网北京5月4日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发布会”4日在北京举行,正式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社会心态蓝皮书》汇集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为主的社会心态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发布会介绍了《社会心态蓝皮书》的出版宗旨和目前社会心态的主要特点。
“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把积极的社会心态作为一个目标写入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心态的高度重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人们首先关心的是目前的社会心态状况如何,社会心态会如何发展及未来走向。最新出版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对于目前社会心态的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
《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通过奥运会前后的对比研究发现,民众的爱国情感、国际主义、公民效能感都有明显提升。市民的公共参与热情进一步得到提高。
中国民众以慈善捐助、志愿者行动为代表的利他行为逐年增多,显示了民众的奉献精神。
调查发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动力相对稳定,按照强度排序,子女发展期望、个人利益追求、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等动力最强。
民众对政府等公共机构的信任度最高,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最高,对传统主流公共媒体信任度最高。
此外,《社会心态蓝皮书》的研究也发现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社会心态问题,如:相对于较大的居民生活压力,社会支持表现相对不足。一方面存在居民的安全感较低,另一方面,又存在对社会性风险认识不足的问题。社会阶层较低的民众缺乏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方式。以及阶层自我认同偏低,出现了较大比例的“底层认同”的现象。
与“十二五规划”社会心态培育目标相一致,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些目标都是有别于以往经济、物质增长的客观指标,这些由广大人民群众主观感受决定的指标需要社会心理研究部门持续、动态的监测,《社会心态蓝皮书》的定期出版和发布给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