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三、2011年的工作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做大经济规模,做强经济实力,优化生态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O%,外贸出口增长20%,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努力做到“三个突破、八个提高”。“三个突破”: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八个提高”:一是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3%提高到13.8%。二是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84.3%提高到85.2%。三是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6.2%提高到47.7%。四是提高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69%提高到70%。五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7.8%提高到8.2%。六是提高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比重,由25%提高到30%。七是提高城镇化率,由44.8%提高到46.4%。八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均下降3%左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减少1%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叉快发展
切实抓好“三农”工作。严格保护耕地,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土地复垦开发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0万亩左右。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着力提高单产水平,粮食总产达到405亿斤。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力争油料产量达到120万吨、水产232万吨、肉类321万吨、蔬菜1100万吨、水果350万吨。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活动。全面修复水毁水利工程,突出抓好唱凯堤、中潢圩等9条重点圩堤和24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赣抚平原、鄱湖、潦河等12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农田灌溉“润田工程”,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44万亩、改善294万亩。加快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山口岩、伦潭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蓄滞洪安全建设工程,抓紧做好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做好白梅水利枢纽工程的推进工作。突出创品牌、上规模、深加工、建基地、带农户,有效整合农业产业化资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型企业,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力争规模以上加工型企业达到280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280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达到14000家。抓好2个国家级和25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继续选择80OO个自然村点开展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实施25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60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30亿元。重点抓好南昌航空城和中国直升机研发制造基地、江铃年产30万辆整车、瑞晶3GW太阳能电池、赣州孚能科技汽车动力电池、晶能光电大功率LED材料及芯片扩建、中石化1000万吨扩能、青峰药业抗病毒新药、星火年产20万吨有机硅单体扩建等重大产业项目。强化稀土、钨等高新矿产资源的集约开发和利用。力争全省千亿元以上产业达到5个,光伏、汽车、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通过科技创新、扩大开放、强化质量、开拓市场、裂变扩张等措施,做强做大优势骨干企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4个,其中江铜集团突破1000亿元。支持各市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错位发展,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园区。力争全省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00亿元,增长30%;工业增加值2800亿元,增长20%。其中南昌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亿元,新增超200亿元园区6个、超100亿元园区7个,超百亿元园区总数达到41个。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金融业发展。力争全年引进省外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1-2家,组建5-7家农村商业银行,3-5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或改造20OO个标准农家店和50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抓好1OO家交易额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抓紧实施弘洲绿色农产品物流港、和通现代物流园、赣州综合物流园、上饶现代综合物流中心、赣西(宜春)物流中心、鹰潭现代物流园等项目。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山水旅游、乡村旅游和温泉休闲度假游。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重点推进中信庐山西海旅游项目、三清山枫林旅游综合服务区、武功山综合旅游开发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形象宣传,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搞活旅游商品营销,培育1-2个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着力打造跨地区、跨省际、多看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力争旅游人次达到1.2亿,旅游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
切实抓好物价调控和市场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通过发展生产、稳定供给、有效降低农产品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多种措施稳定市场价格。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扎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强铁路建设,抓好杭南长客专、武九客专、合福客专、向莆、衡茶吉、九景衢、京九向塘以南段电气化改造及新余、萍乡、高安铁路专用线等16个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加快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加强公路建设,抓好南昌至德兴、永修至武宁、南昌至奉新、厦坪至睦村、吉安至莲花、赣州至崇义、寻乌至全南、抚州至吉安、资溪花山界至里木等28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力争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3600公里;实施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500公里,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加强民航机场建设,全面完成昌北机场扩建,开工建设上饶三清山机场,续建宜春明月山机场,开展改扩建井冈山机场、赣州新黄金机场和新建赣东南机场前期工作。加强航运建设,续建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和南昌至湖口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加快九江、南昌等重要港口码头建设,启动赣州港水西综合货运码头建设,推进新余至新干赣江码头货运通道、鄱阳港务区建设。加强能源建设,开工建设彭泽核电一期,做好万安核电前期工作;建成景德镇电厂1台66万千瓦、贵溪电厂1台64万千瓦“上大压小”机组和西气东输二线江西段等项目;建设九江电厂1台66万千瓦“上大压小”机组等项目,推进抚州电厂、黄金埠电厂二期、安源电厂“上大压小”、贵溪电厂和九江电厂第二台机组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发展风电、水电。力争全年新增电力装机135万千瓦,全省统调电力装机达到1484万千瓦。加强输变电网架和城乡电网建设,推进南昌特高压1OOO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抓好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二期、省科学院研发中心、南昌大学一附院急诊创伤抢救中心等项目建设,省奥林匹克中心、省民俗风情展演中心、南昌国际体育中心、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江西自然科学博物馆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
加快推进城镇化。科学编制城市群、城市带和市域体系规划,今年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查和报批。积极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努力在城市风貌、城市格局、城市生态、城市环境、城市产业、城市管理等方面创造特色、提升水平,力争全省四分之三设区市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四分之一设区市进入国家森林城市行列,50%以上的市县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完善城市设施功能,加快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切实解决普通老百姓的住房困难,努力形成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房和普通商品房比例协调、结构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积极有序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努力打造具有江西鲜明特色的一流生态优势
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禁止在鄱阳湖核心保护区和“五河”源头保护区搞开发建设。省财政增加安排3120万元、总量达1.35亿元,对“五河”源头和东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做得好的县(市、区)进行奖励。继续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力争完成造林300万亩以上。抓好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完善配套和运行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和责任措施,开工建设30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力争全省县(市)污水收集率达到6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8%。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新增3万个自然村、500个集镇和21个县(市、区)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力争今年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6%,“五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内监测断面水质基本保持在Ⅱ类以上。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严把项目准入关,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对钢铁、水泥、化工、冶炼等重点行业加大监控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企业节能改造,实施“十二五”工业千万吨标煤节能工程和“百千万企业节能行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积极开展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试点。重点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园区申报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力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39个工业园区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推进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实施好1OO个循环经济项目,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继续巩固和深化507家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成果,充分利用已改制企业招商引资、兼并重组、嫁接改造,促进企业裂变发展。扎实推进农垦、粮食、农业、水利、林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七大非工业系统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将省与市县负担补助资金的比例由6:4调整为8:2,完善药品招标配送改革。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做大做强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抓好国家在我省实施的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增加安排2.55亿元、省财政总量达到6.33亿元,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由每亩每年1O元提高到15元。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增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符合条件的市县开展统筹城乡发展、“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民营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综合改革试点。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筹办好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充分利用重大招商引资平台,扎实抓好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主动对接海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力争实际利用外资56亿美元,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217亿元。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力争全省出口完成161亿美元。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大力推进境内外能源资源矿产勘探开发。力争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突破12.6亿美元。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加密南昌-香港、南昌-台北航班。推进昌北国际机场航空货运枢纽中心建设、九江港口岸开放。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进一步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全民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准入障碍,全面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和行政审批事项,努力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力争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800亿元,上缴税金1O50亿元,分别增长15.5%和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