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二)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围绕上述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相应的重大举措。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新增百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建设工程、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等,力争五年新增粮食产量50亿斤。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千万亩高产优质油茶、千万亩果业产业化等重大项目。围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清洁能源、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筑经济发展新脊梁。引进先进技术和战略合作者,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动力汽车、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抓紧建设锂电、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生物、核能、高新技术陶瓷等重大产业项目。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重点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做强做大有色、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建设铜、钨、稀土等若干国家级产业基地。围绕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拓展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新兴服务业。大力提升旅游业发展层次,整合旅游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努力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
加速推进城镇化。加快构建以鄱阳湖城市群、沿沪昆线城镇密集带和沿京九线城镇密集带“一群两带”为支撑的城镇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实施百城供水、城镇电缆下地、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燃气、城市防灾减灾、城市公交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支持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向“全国百强县市”、“中部二十强县市”目标迈进。
加快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高速铁路和干线铁路建设,构建“五纵五横”铁路网,努力实现县县通铁路。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建成以“三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实施4000公里国省道改造工程,完善提升“十纵十横”干线公路网。实施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推进“一干七支”机场建设。增强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重点实施核电工程、常规火电建设工程,输变电主网架建设工程,推进农村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力争开工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标准化堤防建设等工程。推进信息化建设。重点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智慧工程、政务网“乡乡通”建设工程、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三网”融合,形成覆盖城乡的信息传输网络。通过实施这些重大项目,到2015年,我省基础设施将出现四个标志性变化:即铁路营运里程突破50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突破2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统调电力装机超过2000万千瓦。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各项节能减排任务,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鄱阳湖流域水环境整治、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二期、工业千万吨标煤节能、农村清洁等工程。开展低碳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提高全省生态文明水平。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纲要(草案)》就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及民生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主要举措。主要包括:围绕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认真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幼儿园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扩充、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高等学校提升质量、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等工程。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演艺娱乐、现代传媒等重点文化产业,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重点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省市县级和社区标准化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健全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重大政策措施
围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重点落实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围绕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构建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机制。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优化投资结构,找准投资和消费的结合点,着力实施一批既有利于扩大投资,又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带动消费的大项目、好项目,使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循环。围绕增加群众收入,积极扩大就业,鼓励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合理调整分配结构,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落实专项消费补贴及生活补贴等措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收入水平;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完善住房补贴制度,努力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通过不懈努力,使人民群众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基本实现同步增长。
二是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用好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率先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开展绿色GDP核算、生态补偿、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排污费改环境税等改革试点;完善扶持创新创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自主创业能力建设;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三是围绕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实施综合性改革政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实财政、土地、人口、产业、投资、环境等差别化配套政策,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等。
四是围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要素市场等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依法简政放权、权责配套;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资产证券化和产权多元化;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等。
五是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不断提标扩面,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及工资制度改革等;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健全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六是围绕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创新招商方式和投资促进机制,以产业链招商和引进国内外优强企业为重点,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加快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物流园区等平台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降低商务成本;推进“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畅通协调机制,构建现代立体口岸开放体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境内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形成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