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各级政府都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认真转变职能,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加强政府部门自身建设,精简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中央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要深化计划体制改革,通过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宏观调控目标和经济政策,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要健全财政职能,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实行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统一管理政府的国内外债务。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强化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职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政府机构,把综合经济部门逐步调整和建设成为职能统一、具有权威的宏观调控部门;把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逐步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实体,或改为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单位,或改为行业管理组织;其他政府部门也要进行合理调整。要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九五”期间,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初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对外经济体制。国家对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基本政策不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些具体办法要有所调整和完善。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沿交通干线、沿江、沿边地区和内陆中心城市要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推进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开发和振兴。要根据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有步骤地开放金融、商业、旅游等服务领域。搞好智力引进工作。
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和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着重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加强售后服务。巩固现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拓宽出口渠道。坚持统一政策、平等竞争、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继续改革和完善外贸管理体制。
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把重点放到提高成效和水平上来。逐步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规范税制,公平税负,为中外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条件。积极引导外资参与能源、交通、农业等基础性项目建设和老企业技术改造。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方针。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仅对中国有利,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某些西方国家处心积虑地把中国排斥在世界贸易组织之外,违背这个世界性组织的宗旨,也有损于它的普遍性和公正性。人们将会看见,中国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终究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这两大战略,对于今后十五年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面向经济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在当代条件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一是促进技术开发和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先进技术相结合,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二是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一些重要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切实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是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攀登科技高峰,力争在优势领域有所突破。在社会发展领域,要加强计划生育、重大疾病防治、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利用、防灾减灾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研、开发、生产与市场的结合。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合理分流人才,优化科研组织结构。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鼓励大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努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这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百年大计。2000年全国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在经费和师资等方面要予以保证,并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要适度,着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重点建设好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积极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更加合理。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与我国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参与办学的新体制。提倡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条件和住房等生活条件。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全国人口2000年要控制在13亿以内,2010年要控制在14亿以内,任务艰巨。各级政府要继续把计划生育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稳定和认真执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人口意识。要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流动人口,同发展农村经济、脱贫致富和建立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这是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我国人均耕地、水、森林和不少矿产资源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又处在迅速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加上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这个问题可能更加突出。要依法大力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和生物等自然资源,千方百计减少浪费。积极开发海洋资源。尽快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各级政府都要依法严格管理环境,特别要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以及城市环境的整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水土流失地区的综合治理,加强草原建设和防沙治沙,控制农田污染和水污染,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