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发展模式
(一)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重庆市贫困地区避暑资源丰富。2000个贫困村中,有700多个村海拔在800米以上,高山资源丰富,幅员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涉及120多万贫困人口。围绕全市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完成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将乡村旅游确定为推进贫困村发展和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产业,以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村或者集镇为平台,以农民集中居住为切入点,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片区综合开发。将武隆、酉阳、石柱、奉节、巫溪、城口等国家重点贫困县确定为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县。按照一个区县一个片区的模式,规划了仙女山、大黄水、红池坝、摩围山、三角坝等市级示范片和若干个县级示范片建设,形成了“两带三山五十五片区”(注:两带指长江、乌江沿线;三山指重庆范围内的秦巴山、武陵山、大娄山;五十五片指规划的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小片区)的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
(二)结合扶贫实际,坚持错位发展。乡村旅游扶贫重点发展避暑休闲产业。针对贫困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基于旅游产品功能的差异,对重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功能重组,形成系统化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群体旅游休闲的需求。一是乡村自然环境观光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山地峡谷观光探险产品、湖泊水库观光体验产品、原始森林康疗养生产品、草甸牧场观光体验产品。二是农业农事体验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山地农业观光体验产品(梯田)、高科技农业展示体验产品(特色农业、特色果蔬、特色花卉)、农庄休闲土特产品。三是民居建筑观光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典型民居观光产品(土家吊脚楼)、特色街区观光产品(古镇)、传统聚落观光产品(东部山区乡村聚落)。四是民俗历史文化展示产品系列。包括:民族村寨体验产品、历史文化村寨体验产品、民间艺术观摩产品、城郊农家乐休闲产品、民俗风情体验产品。按照这一思路,在全市200个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启动了组织百万市民到两翼避暑纳凉的活动。按照“四化一配套”的要求,即绿化、美化、硬化、娱化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用栅栏、瓜棚、菜地等对村庄进行包装和改造。按照“四改五添置”的要求,即改造外立面、厨房、厕所、圈舍,添置床上用品、电视、桌、浴室、棋牌室等。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培训,提高农民接待服务能力,增强自我发展动力。
(三)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扶贫投入。首先是加大扶贫专项资金投入。近几年来,安排产业项目资金2亿元开发乡村旅游扶贫,每个村大约在100万元左右。为合理分配使用资金,制定了相关政策,40%用于村庄环境整治,55%用于农户接待设施改造,5%用于广告宣传为乡村旅游招揽客源。其次是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和部门项目资源。贫困村基础设施差,要达到旅游服务的标准,投入大,仅靠专项资金,难以形成规模气候。为此,从扶贫部门内,整合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整村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村级互助资金、扶贫培训等项目,紧紧围绕乡村旅游扶贫做文章,集中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扶贫接待点。同时,按照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的1:3的比例,以区县为平台,通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协调,将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农房风貌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进行整合。从市级层面上,加强了与18个扶贫集团进行衔接,将帮扶资金集中力量投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村。据统计,整合资金总量达到10亿元以上。整合的各类资金,集中解决贫困村的道路硬化、通水、通电、通信网络和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旅游服务的需要。第三是加大社会投入。配合项目的启动,包装一批项目面向社会招商,并与重庆市民营企业家联合会进行对接。40多家企业与贫困村签约联合开发协议,总投资20多亿元。目前,在建项目10多个,总投资5亿多元。比如武陵山特困片区重点县,丰都县江池镇横梁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扶贫部门包装特色产业园、体验观光园和乡村旅游主题公园等项目,引进3家民营企业,投资50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350万元,结合高山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带动搬迁农户70户开展乡村旅游接待。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兴建接待中心和村内公共基础设施,打造休闲娱乐场所,发展接待床位600张,餐位2000余座,土特产品服务点2处,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对外联系、统一接待管理、统一组织开展各类民俗活动。在两年的时间内,将一个贫困村改造成为一片避暑休闲的旅游接待村。仅2013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旅游直接收达到450余万元,户均收入6万余元。第四是撬动农村闲散资金。通过项目实施,引导农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拿出银行储蓄,改造食宿条件,开展旅游接待。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开展乡村旅游接待的农户投入自有资金达到2亿多元,户均投入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