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扶贫已成为内蒙古的一项重要工程

2012年10月29日16:1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贫困户 贫困线 草原畜牧业 贫困人口

基于草原实际的扶贫开发

去年,新巴尔虎左旗巴音乌拉嘎查牧民高哈达巴雅尔一家搬进了崭新的游牧民定居房,家里通了常电(长期有电),一家人参加了医疗保险,牲畜也有了新棚圈。他说,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如今走进巴音乌拉嘎查,就能看到通过扶贫开发项目建成的房屋整齐划一、棚圈院墙齐全、道路平整干净的奶牛养殖小区,该嘎查50余户从沙区、半沙区中搬迁出来的牧民就生活在这里。据了解,2009年该嘎查共有贫困户57123人,截至目前,已有2668人成功实现脱贫致富,并基本实现生态脆弱区牧户的移民搬迁规划。2011年,这个嘎查全体牧民参加了牧区医疗保险,还建立了医疗室,通了常电。

这只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左旗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2011年,该市新左旗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旗,全年完成脱贫700人,通过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建设,使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400元。今年,该旗将扶贫开发工作列为全旗三大攻坚战之一,把贫困人口脱贫当做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深入实施了再造文明富强幸福新左旗扶贫助困攻坚工程。计划投入上级财政扶贫资金1020万元、旗财政配套资金420万,牧户自筹资金420万。其中,30%资金投向贫困户的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70%资金投向贫困户的生产发展项目,全年计划实现脱贫1200人。

此外,该旗依托实施重点嘎查整村推进扶贫到户工程、产业化扶贫工程、移民扩镇工程、资金互助等扶贫开发项目,投入880万元,实施了4个整村推进项目;投入120万元,建立6个互助资金合作社;投入1220万元,实施1个移民扩镇项目;计划投入200—300万元,在生态转移安置区及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实施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工程。整合1亿元资金,投入扶贫等民生事业,目前,嵯岗镇三个嘎查扶贫奶牛小区建设工程,已经实现小区通水泥路、通人畜饮用安全水、通常电、通广播电视,小区每个牧户都具有60平方米砖瓦房、80平方米棚圈、70延长米院套、1台卫星接收器,并经营10头高产奶牛。

该旗把帮助贫困人口发展生产、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径,作为扶贫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地区贫困状况、生态环境等基础条件,划分区域,实行造血式扶贫。相继制定了全旗扶贫工作规划和7个苏木镇、54个嘎查产业扶贫规划,使扶贫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实施千名牧民大培训,帮助贫困牧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探索联户经营与合作社经营模式,积极推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建立了查干诺尔扶贫养殖专业合作社等59个合作社。建立基地+合作社+牧户+公司的产业结构,带动贫困牧民脱贫致富的相互促进作用。

该旗还积极开展社会扶贫工作,筹集扶贫基金200余万元,缓解牧民生产资金不足,解决牧民生活燃眉之急。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开展了以助智、助牧、助学、助医、助生活保障、送温暖为主题的五助一温暖活动。 

如何使全区牧民都能享受到扶贫开发的泽被?内蒙古自治区在扶贫标准上做起了文章。2011年底闭幕的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农区2600元、牧区3100元成为全区新的扶贫标准。500元的收入标准差不仅可以将更多的牧民纳入到扶贫保障群体范围内,也从侧面加大了牧区扶贫力度。

内蒙古扶贫办主任李荣禧在此次会议上表示,扶贫新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内蒙古实际考虑的,有关消费统计表明,现阶段内蒙古农牧民的日常开支高于内地贫困地区,提高扶贫标准、进一步确立扶贫对象是从内蒙古贫困地区生产和生活成本均高于内地的实际做出的一项决策。

(《中国扶贫》杂志供稿 作者:韩世雄)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