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探求雨水回归之路 努力消除城市内涝

2012年07月27日15:0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城市雨水 排水效果 城市可持续发展 雨水资源

“雨岛效应”易引发短时强降雨

部分河道被挤压或侵占

有关专家表示,城市化“雨岛效应”,导致济南城市中心暴雨频发。由于城市气温高、空气中粉尘大,热气上升,形成周边气流向城市汇聚的运动。一旦上升热气流遭遇高空强对流冷气团,就会形成暴雨,使城市更容易成为暴雨袭击的中心,即所谓城市“雨岛效应”。“雨岛效应”往往引发短时强降雨,且暴雨中心一般在城市上方,雨量集中,给城市防洪除涝带来较大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路面硬化面积加大,不透水面积增加,透水面积减少,一方面减少渗水量,另一方面增大雨水行洪速度。大雨时,地势低洼处易出现内涝情况。回顾济南城市发展进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济南城区北部(现北园大街以北)曾是大片的荷塘湿地,起到很好的蓄滞洪水和调节气候的作用;经十路以南、二环路以东是大量的农田林地和众多的农耕蓄水小塘坝,可缓蓄和下渗大量雨水。近些年,我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1999年约为116平方公里,2010年达到300余平方公里,增加近200平方公里。据测算,农田林地大约能下渗一半甚至更多的雨水,且雨水在其表面上的流动速度较慢;水泥柏油地面几乎不能下渗雨水,且雨水在其表面上的流动速度较快,降雨时洪峰形成的时间大大缩短,洪水总量和流速大大增加,形成类似山洪的街道洪水并在短时间内对城区形成冲击,地势低洼的北部城区极易内涝。

目前,我市部分河道仍被挤压、侵占,断面缩减,部分沟渠藏污纳垢。城区东部的龙脊河被侵占、棚盖现象突出,多处河段基本失去河形,河道最窄处仅有1.4米,泄洪能力严重不足。这条承担方圆48平方公里泄洪任务的河道,是我市东部城区的主要泄洪除涝河道,在穿越胶济铁路时,仅有3根直径1米的管道。汛期来临时,水流通过能力严重不足。而胶济铁路至工业南路段原有河道更是基本消失,极大制约东部城区排水能力,致使工业南路济南炼油厂段、飞跃大道西段、殷陈铁路立交桥、济钢铁路桥等多处积水严重。

人为破坏排水设施现象不断

50米排水管道挖出25吨垃圾

排水工作人员表示,市民有意、无意破坏排水设施的现象仍存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市排水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部分排水管道进行清淤,在清理某路段直径1米的管道时,仅仅清理某段50米长的管线就挖出25吨垃圾,整个排水管道约一半被垃圾挤占,严重影响城市排水能力。部分市民和单位保护城市排水设施的意识不高,甚至人为破坏、占压、损毁排水设施。个别施工单位直接将水泥或泥浆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易造成板结,导致管道堵塞。部分沿街餐饮饭店将含油废水或泔水等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污染城市环境,板结的油污还会堵塞管道,影响城市排水。

有关人士表示,按目前标准看,老城区已建成多年的雨、污水管网设计标准已偏低,雨、污合流现象严重,易形成雨时冒溢进而导致道路低洼点及铁路立交道积水。此外,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众多,协调沟通难度大,建成的排水设施缺乏统一性。再加上受地方财力制约,我市每年用于河道、排水管网维护经费不足2000万元,远远低于约1亿元的定额测算标准,导致城市排水设施维修养护难以按标准进行,部分管道淤积严重甚至堵塞,严重影响排水效果。

要给水留有足够栖息空间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张克峰认为,雨果的这句名言,在今天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防洪除涝能力体现城市“责任心”,它关乎民众福祉和城市发展。

张克峰认为,气象条件、城市所处地貌条件以及排水标准过低等都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此外,城市建设侵占蓄水区域,使得雨水栖身之地减少,大面积硬化地貌造成雨水下渗量减少,从而容易造成城市内涝。不解决人水争地的矛盾,城市内涝就不会根本上解决。而解决人水争地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要滞留调蓄雨洪水,为水留下足够栖息空间。

为应对严峻的城市内涝灾害,要按照水体运行规模,将城市中自然水体与人工水体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组合,推广雨水渗透系统,做到排与蓄的有效结合。这是抑制城市内涝,促进雨水利用,实现人水和谐的长效防范机制。应充分发挥河道、湖泊、洼地的排水与调蓄功能,及时清淤疏浚城区内的排洪沟道,拆除违章占压的建筑,整治侵占行洪河滩行为。

在校园、工厂、住宅楼之间的空地部位,可以设置地上或地下多功能蓄水池。地下空隙是城市最大的储水调蓄库,应强化入渗减少硬化,发挥“土壤水库”的调蓄功能。

根治城市内涝须更新观念

走综合治理之路人与水和谐共处

多年来,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以解决伴随着城市地域扩大和地表硬化面积增加所带来的积水问题,但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城市内涝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究其原因是采取的治涝措施单一,未来应走综合治理之路。

有关专家认为,城市雨水排放一直在一个怪圈里徘徊: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加大城市的排水能力来缓解伴随城市地域扩大和地表硬化面积增加所带来的积水问题。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规模总是领先于城市排水能力的更新,原本已不堪重负的城市排水管网只能是超负荷运转。大多数城市运用的雨污合流制为主的排水模式,更使得这种情况雪上加霜。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不可能完全控制洪水,洪水风险始终存在,人类不应单纯与洪水抗争,更应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调整人与洪水的关系。在今后一段时期,应进一步转变防洪除涝理念,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实现从“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利用洪水”的转变,最终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共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源头减量,强化下渗,蓄滞结合

雨洪资源关乎城市可持续发展

开展雨洪水利用,就是尊重城市原有地理和生态因素,缓解人、水争地矛盾,推动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

源头减量,拦蓄南部山区洪水。广大的南部山区是济南市地下水的补给区。有关专家认为,可以采取拦蓄下渗补源工程措施,开展雨洪水利用,以增加地表水资源量,涵养地下水,补充各大泉群。同时,可以考虑在二环南路以上进行梯级拦蓄,汛期拦蓄洪水下渗,枯水期利用上游水库放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另外,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南部山区森林和植被覆盖率。

强化下渗,减小城区地表径流。绿地是最好的渗透设施,渗透能力强,植物根系能对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杂质等起到一定净化作用。为此,可“见缝插针”,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定量地调控降雨径流、蒸发、存储和入渗。另一方面,还可考虑对有条件的露天停车场进行透水性改造,加大雨水渗透量。

蓄滞结合,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在雨季通过对降雨的集流、存贮,可跨季度、跨年度地进行合理调用,提高雨水资源化程度,缓解雨水供需错位的矛盾,提高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结合城区山体的地形地势,设置鱼鳞坑、小型塘坝等蓄水设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为周边绿化提供水源;也可将屋面、庭院及停车场等作为集水面,通过导流渠道将雨水收集输送到贮水设施进行有效利用;还可逐步研究利用城市已有雨水管网体系,结合城市地形走向,建立综合性、系统化的蓄水工程设施。

“渗滞蓄用排”多措并举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院长贾超认为,造成部分城市内涝的原因不少,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个性原因。无论哪种原因,单纯依靠提高排水能力行不通。现在看来已经标准较低的排水管道,在建设之初是能完全满足当时排水需要的。

有的人问,为何不着眼于“百年大计”提高设计标准,在贾超看来,之所以无法按更高标准提前建设,一是受制于资金投入,二是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三是受制于地下空间。

贾超认为,破解城市内涝难题,可以通过“渗、滞、蓄、用、排”5个字来实现。“渗”是指回归雨水的自然属性,让雨水降落之后尽可能渗入地下,这种方式最能促进雨水、地表水、土壤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转化,维护城市水循环系统平衡;“滞”主要是通过建设湿地等各种手段,减缓洪峰形成时间,减少洪峰峰值,尽可能避免大的洪水出现;“蓄”是指利用低凹地、池塘、湿地、人工池塘等收集雨水,既能减轻防洪压力,还能改善城市小气候;“用”主要是指丰富雨水利用范围,可以用来灌溉、洗车,还可以用在景观、道路清扫、冲厕、消防等领域;“排”主要是指畅通排水管道和河道,让雨水能顺畅地排出城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