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十一五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1.36万人

2010年11月02日15:3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十一五 贫困人口 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模式 扶贫 贫困村 扶贫项目 整村推进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2006年实施青海省扶贫开发"十一五"规划以来,全省各级扶贫开发部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强化举措,狠抓扶贫开发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至2009年,2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牧业总产值由66.7亿元增加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180元,增加到2009年的3085元,年均增长10%以上。按照2000年的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从2006年的104.96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59.52万人,年均净减少贫困人口11.36万人。贫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5元,比2005年底的855元增加440元。预计今年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0%以上,减少贫困人口19万。

(一)扶贫开发主要成就

1、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实现新跨越。2006年至2010年,我省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累计达到28.09亿元,比前五年增加5.79亿元,年均增长1.16亿元。特别是2010年,扶贫开发局紧紧抓住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国家加大支持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力度的契机,多次赴国务院扶贫办汇报工作,充分反映我省扶贫开发的特殊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恳请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国务院扶贫办已下达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7292.5万元,比上年增加16340万元,增幅高达27.41%。

2、整村推进实现新成效。5年来,共投入各类整合资金24.53亿元,完成了全省167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扶持贫困人口29.89万户134.7万人,基本实现了村有基础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水、电、路三通和学校、卫生室、广播电视三有目标,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至2009年共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786.3万元,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人口较少民族(撒拉族)聚居区68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

3、异地扶贫实现新进展。5年来,我省共投入异地扶贫资金2.38亿元,实施异地扶贫项目116个,搬迁安置贫困户10816户47354人。项目村基本实现了有住房、有产业、有饮用水、有照明电、有硬化道路、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广播电视的“八有”目标。2008年以来,在实施搬迁扶贫项目时大力扶持项目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从“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向“搬得出、有产业、快发展、能致富”转变,使搬迁扶贫项目效益更加明显。

4、干部群众素质实现新提升。2006年以来,累计投入培训资金2111.6万元,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劳动力2.4万人。结合整村推进项目,强化实用科技的培训和推广,培训村干部3672名、农牧民37.47万人,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5、产业化扶贫实现新规模。为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扶贫龙头企业实力增强的目标。2006年至2010年,安排使用贴息资金4035万元,重点扶持了我省国家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88家,引导贴息贷款10.45亿元,龙头企业直接、间接辐射带动38.3万余户农户实现增收,其中贫困户21.13万户,年均增收1780.5元。

6、社会扶贫实现新格局。2006-2010年,落实辽援资金17562万元。2006-2009年,争取中央国家机关投入帮扶项目资金2426.43万元。动员省直机关投入帮扶项目资金2800.5万元。广泛开展了“村企共建”活动,全省共有217家企业与353个村建立了共建关系,企业采取产业带村、项目扶村、招工帮村等形式,在贫困地区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带动辐射贫困户5万多户。去年全国召开的东西协作会议交流推广了我省"村企共建"的做法和经验。从2009年开始,深入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40位省级领导率先与43户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全省共有33597名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结对帮扶活动,帮扶贫困户24733户,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折价)510.99万元,争取项目资金46.6万元。国务院扶贫办向全国推广了青海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做法。

7、创新试点工作实现新扩大。一是2010年安排和整合各类资金7727.47万元,在果洛州、海西州和玉树州曲麻莱县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12个县的37个贫困村开展“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综合扶贫试点项目,扶持贫困户5260户、贫困人口22007人。二是2007至2010年共投入扶贫资金3085万元,在206个贫困村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为贫困户提供了小额资金支持,提高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三是从2009年开始,在泽库县开展了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2010年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到青海省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四是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要求,投入连片开发资金6000万元(其中:2010年和2011年分别投入资金2500万元,2012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在海东地区乐都县、民和县、互助县、海南州贵德县、黄南州同仁县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

8、藏区扶贫开发实现新突破。2010年,利用国家支持藏区扶贫开发资金8000万元,在青海省六州藏区和海东地区、西宁市的18个藏族乡(镇)开展集中连片产业扶贫工程。藏区六州安排资金7000万元;在海东地区、西宁市的18个藏族乡(镇)安排资金1000万元。项目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9、灾后重建扶贫开发扎实推进。玉树地震发生后,省扶贫开发局迅速组织力量编制了玉树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规划,向省政府上报了关于《玉树灾后农牧民恢复生产的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报告》、《关于协调将玉树因灾返贫致贫农牧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意见》和《关于对玉树受灾贫困户住房重建给予再补助政策的意见》。全面启动了玉树灾后贫困村扶贫开发重建项目。2010年省扶贫开发局安排玉树州财政扶贫资金10479.64万元,为历年最高。目前,玉树州各项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全面开展。援建贫困村产业重建项目正有序推进。中国扶贫基金会投资9000万元,在玉树县结古镇的红卫、团结、民主、扎西大同和称多县拉布乡德达村等贫困村实施产业重建项目。目前,投资1000万元援建的应急蔬菜温棚项目工程主体基本完工。扎西大同、红卫、解放三个贫困村的市场建设项目建设用地正在落实。甘达村组建运输队的项目,拟于近日启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投资700万元,捐赠禅古村年生产石料60万立方米成套破碎筛分砂石料生产线一条,装载机2台,挖掘机1台,载重自卸车7辆,异地培训特种机械驾驶员32名。目前,捐赠的车辆机械全部到位,石料生产线正在安装。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拟援建企业向玉树地震灾区结古镇主要街道和社区捐赠LED路灯灯具及积极参与灾区贫困村产业重建项目。玉树州城建部门正在抓紧制定结古镇道路规划、统计援建路灯的数量、规格和型号等方面的情况。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协调下,扶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被列入《总体规划》,安排扶贫重建项目资金1亿元。

(二)扶贫开发创新成果

1、扶贫开发理念有新的开拓。2009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决策部署和省委第73次常委会议、省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精神,科学制定新阶段中长期扶贫开发规划,如期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目标,省扶贫开发局深入贫困地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过去扶贫开发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今后扶贫开发工作"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的新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各地因地制宜开拓扶贫开发思路,创新扶贫开发举措、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创造出很多扶贫开发的新方式、新模式和新经验,使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国务院扶贫办范小建主任、省委强卫书记和骆惠宁副书记完全赞同这个新思路,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

2、扶贫开发投入机制有新的强化。一是为构建大扶贫格局,创新了资金投入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把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以及农牧业、水利、林业、交通、教育、卫生等各行业的发展资金、帮扶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等集中整合起来,逐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户投入为主体,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2008至2010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综合扶贫试点项目,整合各类资金达3.6亿元。二是创新了定点帮扶机制。把定点扶贫与干部挂职结合起来,与帮扶单位评选精神文明单位结合起来,使定点帮扶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调动了帮扶单位开展帮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定点帮扶单位采取直接投资、引进项目、教育帮扶、文化帮扶等形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创新了灾后重建扶贫开发机制。玉树地震后,省扶贫开发局积极学习借鉴汶川地震后重建扶贫开发工作的做法和经验,早谋划、早规划,提出了灾区贫困村重建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贫困村产业发展和灾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灾区扶贫开发机制。灾后引进社会扶贫开发重建资金2.7亿元,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0479.64万元,为灾区贫困村重建扶贫开发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四是创新了项目监管机制。成立了项目监督处,加强了对扶贫开发项目选择、论证、审批、实施、验收、后续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健全完善专业监督部门、贫困群众、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全方位监督体系,为扶贫开发资金和项目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

3、扶贫开发方式有新的转变。针对过去扶贫开发项目散、效益低、难以调动贫困群众参与积极性的问题,2008年以来,省扶贫开发局积极转变扶贫开发方式,精心指导各地由单村独户、分散单一实施项目扶贫开发方式向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方式转变,摸索出了符合我省实际的连片开发、产业带动、规模经营、整体推进、长期效益的扶贫开发之路。2008年至2010年,在全省47个贫困村开展了“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综合扶贫试点项目。2010年在全省345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中,西宁市、海东地区实施集中连片产业带动整村推进项目村占项目村总村数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黄南、玉树、海北、海南四州实施集中连片产业带动整村推进项目村占项目村总村数的比例达到了50%以上。在不具备连片开发的整村推进项目村,以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扶贫开发模式有新的创新。2008年来,青海省从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特色农牧业增效、贫困农牧民增收、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为目标,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多元化需求为导向,以实施整村推进和产业化扶贫工程为平台,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建设扶贫开发特色示范基地,着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取得了企业与贫困户双赢的综合效益。在推进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各地采取合作经营、联合经营、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租赁经营、企村共建、公司带动、能人带动等多种扶贫开发模式,大力发展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以国务院扶贫办和我省认定的88家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为主力,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成53个不同类型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打造“企业+专业合作社+农牧户”、“企业+农牧户”的产业链条,引导贫困农牧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增收,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扶贫开发基本经验

回顾“十一五”,青海省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逐步实现了由扶贫部门单线扶贫向全社会合力扶贫转变;二是实现了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三是实现了由分散式扶贫向整体推进转变;四是实现了由等靠式扶持向启动内力脱贫致富转变。

同时,青海省在实践中探索积累了推进扶贫开发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经验。一是只有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决策、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完善措施,才能保证扶贫开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尝试、总结经验、宣传典型、解决问题,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各地实际的扶贫开发成功之路。三是只有整合资源、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才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四是只有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五是只有动员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才能构建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

(四)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

一是扶贫开发的范围更广。原定扶贫开发规划扶持的范围是全省2453个贫困村,实行新的扶贫政策和标准后,扶持范围扩大到4146个行政村138.36万贫困人口,较2009年增加79万。贫困人口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7.6%,远远高于全国贫困发生率3%的平均水平。二是扶贫开发的难度更大。我省是全国最典型的特殊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因此扶贫开发的难度增大。三是扶贫开发的任务更重。省扶贫开发局肩负着新增加的玉树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和藏区州、县对口扶贫职责;承担着提高扶贫开发对象的素质与技能、提高扶贫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扶贫对象收入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四大任务,到2020年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因此,我省扶贫开发任务更加艰巨。四是返贫率高。大部分民族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因灾返贫率达25%,重灾年高达50-60%,玉树地震灾害,导致贫困发生率高达71%。五是收入差距大。2009年,贫困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5153元和全省3346元相差3858元和2051元,差距进一步扩大。(声富品)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西海农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