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户
压力被有效分解后,杨茂宣依旧不得闲。
6月9日,41岁的阿坝人罗慧明,走了几公里的山路,找到杨茂宣。她倚在帐篷门口,气喘吁吁地问:“租房子的,能不能领钱?要啥条件?”
这两天,开始发放每人每天10块钱的撤离补助款。杨茂宣破旧的小灵通,一天要接500个电话。
所有因堰塞湖疏散的群众,不论本地人还是外来人口,不论住在安置点还是投亲靠友,从疏散之日起到预警解除期间,每人每天可得到10块钱、1斤粮的补助。
罗慧明投亲靠友住在姐姐家,听说要发钱,就回来问。
“把租房合同,房东和你们家所有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带来,再让房东写份证明。”杨茂宣的回答简单清晰。
罗慧明犯了难,出来得急,身份证放在家里,城里戒严不让回家,房东也出去避难了,证明到哪里去开?
“必须得有证明,救灾款不能乱发,要负法律责任的。”杨茂宣说。他一直记得办事处书记王庆在动员会上对所有社区主任的叮嘱,“拜托各位,账目一定要做得清楚,不能让大家挑出毛病。”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铁打的原则,很难坚持。
杨茂宣不仅要保证资金发放的准确,还要保证及时。特殊时期,很多人没法工作,要让大家能吃上饭。最难办的,就是外来人口。
“平常在居委会登记的外来人口不多,一说要发钱了,就冒出好多人。”杨茂宣说,有些人,在别的社区领了钱,又到这个社区领,没有房东的证明和租赁合同,很难证明身份,但很多人又确实没法提供这些证明。“一些我们熟悉情况,只能登个记,先把钱发了,以后再补材料,其他的人,实在没得办法。”杨茂宣觉得很无奈。
救济款
临时办公棚对面的礼堂里,两张乒乓球案子一隔,王春秀和另外7个人坐在装方便面的纸箱子上,开始发钱。案子的另一头,一个小时前就已排起几十米的长队。
队伍前行得很缓慢,每发一份钱,都要核实两遍资料,然后进行登记。不符合要求的,还要反复解释需要备齐哪些材料。10分钟过去后,只有一个人把240块钱塞到腰包里,笑着走了。已经等了1个多小时的人群开始躁动,有人坐到了乒乓球案子上,有人开始破口大骂。
负责发钱的8个人都是社区居民、志愿者。他们有明确的分工,63岁的公安局退休职工杨廷贵负责维护现场秩序、保护资金安全,其余7个有财务管理经验的人,2人负责初审,2人负责复审,2人负责登记,1人负责发钱。每天10多万元的现金,就装在王春秀从不离身的腰包里。
救济款每次发六天的量,全部发现金,按常住人口数量拨发,不够再申请。每天早上,街道办事处、信用社和派出所都有专人专车把钱送到每个社区。如果余量大,晚上要再把钱返回街道保存,一万块钱以内社区可以自己保管。
王春秀的包里,装着沈家坝东街14000人的口粮钱。她是杨茂宣的爱人。每次从外面办完事,杨茂宣都会先到发钱的礼堂,看一眼账目就走。王春秀说,她明白丈夫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