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款的使用
5月20日,在民政部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特别强调,捐赠资金要求全部使用到重灾区。
“由于捐赠物资不统一,如社会捐赠物资有一部分不是紧急需求的,所以捐赠物资要分阶段使用。”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介绍。
据了解,多数善款和物资被分为两个阶段使用。
第一阶段是应急、抢险和安置阶段。从5月12日地震到5月22日,多数基金会都在协助政府做抢险救灾、救治生命和灾民生活安排的工作。
“我们主要的任务是采购帐篷和篷布房,保证大雨到来的时候灾民能住进去。”中华慈善总会刘国林秘书长说,为了保证急需的物资能够最快速的运到一线,慈善总会已经正式往成都派一个协调员,他的任务一方面是执行总部的命令,另一方面是负责摸清四川前线最急需什么。
“为了解灾区最急需的物资,协调员必须与官方沟通交流,官方就是民政厅。”刘国林说,“除此之外,协调员还要四川省慈善总会沟通,然后信息随时反馈到总部。”
在得到需求后,慈善总会会发货给四川,并立即通知协调员,协调员就找民政厅和当地慈善会联系,确定车辆发货时间和到达时间,然后组织人力在当地解决。
第二个阶段是灾后重建阶段,基金会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解决的有短期需求,也有长期需求,因为资金使用会有一个滞后期,比如为了安全,永久性的建筑应该是在一年到两年之后,所以对于这部分资金我们目前是先把规划做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介绍,“我们在设定项目基金后,会要求地方慈善会给我们报一个灾后重建计划,然后我们对这个计划进行审批。如果通过审批,我们就会款项拨付给他们。”
目前,来自社会捐赠被分为有捐赠意向的和没有捐赠意向的,不同意向的资金也决定其使用方向。
“对于非常明确的定向性捐赠,我们有负责人与他签约,按照项目合同进行执行,这样大家都能够非常清楚了,起码我们的钱要落地有声。”中国慈善总会秘书长刘国林说。
据了解,在捐赠款物过于集中同一地方的情况下,基金会一般会经捐赠人书面同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调剂分配。
对于没有捐赠意向的资金,基金会通常会这样处理:一半用于紧急救援,一半用于灾后重建。
慈善协会秘书长刘国林表示,“对这样一笔钱,我们也必须作出明确计划,例如我们建敬老院,建学校等。”
在灾后救助阶段,虽然政府部门和基金会总目标一致,但各个基金会由于宗旨不同,则不同层面发挥不同的作用。
“我们之间与民政和财政等协调过几次,我们现在和民政在一起负责灾民生活和安置。”中国红十字会赈灾部的副部长王平介绍。
与红十字总会不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晓禹说,目前青基金捐款主要用于三个部分:一是对于灾区儿童的资助;二是在灾区援建希望小学;三是在灾区的紧急援助抗震希望小学。
“在地震后第三天,秘书长涂猛先生就带着一个工作小组到灾区实地了解当地的需求。”青基金另外一个副秘书长陈燕云回忆,当时调查组发现,幸存的学生最强烈的愿望是复课,于是,青基会把建设“废墟上的课堂”作为最急迫的工作,准备在灾区紧急援建希望小学,主要用帐篷、活动板房为灾区孩子提供一些教室,然后若干个教室组成一个抗震希望学校。现在青基金已经建成了第一个抗震希望学校。
“当灾区救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就会进入防疫这样的阶段。我们可能就要在灾区考察援建希望小学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当地的政府部门能够把学生的受灾情况统计出来,我们资助学生的钱马上也会落实到位。”副秘长杨晓禹介绍。(经济观察报 孙健芳 康怡 李平 张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