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迁地保护或是最佳选择”
董黎军博士介绍,江豚研究界有一个理论叫“1:4”,由于江豚都是群居家庭生活,如果一头江豚死亡,就意味着其他3头的生命也受到严重威胁。根据这一理论,洞庭湖死亡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江豚数量将远远超过12头。
董黎军说,根据相关理论,物种的灭绝要滞后于环境的恶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数量缓慢下降、快速灭绝、艰难维持。如今的江豚已经进入快速灭绝期,如果到了第三阶段,尽管在很大范围内偶尔还能发现江豚的存在,但它的数量已经不足以维系物种的延续,它的命运也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灭绝。
“如果环境好转,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话,江豚还有希望。否则谁也没办法。”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方亮说。他介绍,目前对江豚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人工饲养、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随着长江环境的恶化,迁地保护是唯一办法。”方亮说。
世界自然基金会官员:
保护江豚就是保护环境
潇湘晨报:目前我国江豚的生存状态如何?威胁江豚生存的因素有哪些?.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长沙项目负责人韦宝玉: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数量非常稀少,以致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丧失了维持繁殖或生存的能力),我们希望江豚不要步白鳍豚的后尘,能够为白鳍豚延续“长江女神”这个称号。江豚在洞庭湖的生存状态非常危险。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食物资源非常匮乏,二是受到水质污染的影响。此外,挖沙破坏了河床,而河床是江豚繁殖的地方,洞庭湖行船太密,螺旋桨很容易伤到江豚。
潇湘晨报:江豚连续死亡意味着什么?
韦宝玉:江豚是旗舰性物种,如果江豚连续死亡或者灭绝,将引起一场生态灾难,因为作为食物链的顶层,不适合江豚生存的地方,肯定也不适合其他生物生存。长江中下游各地均发现了江豚死亡,说明长江中下游已经面临着环境危机。
潇湘晨报:保护江豚的意义和紧迫性体现在哪里?
韦宝玉:一句话,保护江豚就是保护环境。
在保护江豚方面,政府要起主导作用,摸清江豚死亡的原因,及时开展一系列保护措施。普通老百姓不要冷漠,江豚的生存跟人类并非没有关系。呼吁大家参与江豚保护的志愿行动。
洞庭湖渔业资源在下降
洞庭湖的渔业资源正在枯竭。岳阳市畜牧水产局下属渔政管理站书记卢益卫介绍,每5年,洞庭湖的渔业资源下降10%——15%。以渔民收入为例,上世纪90年代渔民的年收入可达3—4万元,近几年,渔民的年收入不到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