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论战出一规划
2000年公布的《规划》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20年间,圆明园是保持原状还是进行整修,“整修派”与“废墟派”意见相左。
1980年10月18日,以宋庆龄为首的1583人联名发出了《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反对声随即响起,当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读者来信《研究探讨无妨,整修大可不必》。圆明园复建争辩就此拉开帷幕。
最初,反对派的理由是国力尚不雄厚,修复圆明园耗资过大———这与清朝同治皇帝重修圆明园时,遭到的反对意见颇为相似。
此后,反对派不再局限于财力问题,而从文化、美学的角度指出,圆明园最可贵的就是它的一片废墟,反对建造假古董的行为。著名西方文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叶廷芳教授在多个场合指出———废墟也是一种美。“废墟派”由此得名。
“废墟派”专家分布多个学科领域。“整修派”则多为清史专家和圆明园专业研究者,这些可以指点着圆明园地图一一描述那些早已不复存在的美景专家,对这座皇家园林有特殊的感情。他们认为,部分地重现这座万园之园的胜景,比断壁残垣的遗址更能体现圆明园的价值。
在“整修派”中,除了极少人主张全面复建圆明园外,多数人主张部分整修。他们同样认为圆明园内著名的西洋楼遗址的废墟应该保存;对园内该恢复多少中国建筑,他们内部也有争论。
“整修派”最为一致的观点是,应该复原园内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
圆明园的山水为人工所造,山起西北,水流东南,与中国的地势完全契合。“山形水系是圆明园的精髓。”清史专家王道成说,英法联军的大火并未毁掉园子里的山水。建国后,由于大批农民入住,挖山填湖种庄稼,山形水系遭到严重破坏。
在长达20年的争论中,政府对圆明园的规划逐渐清晰———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将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2000年,《规划》公布。
规划确定要修复圆明园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10%的古建。这些内容还被《规划》确定为“近期实施方案”。
“在当时文物系统内,约定俗成的观念是,‘近期’是指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完成这些方案。”圆明园管理处主任助理、新闻发言人宗天亮解释说。
在一份施工造价表中,计划者甚至已为三大工程列出了详细的耗资———整修山形水系及植物配置预计投资15000万元;复建10%建筑预计投资8938万元。
这一目标显然已经无法按时完成———目前圆明园西部的山形水系只完成三成左右;古建复建至今尚未启动;园中的植物种类也未恢复当年的情形。
纪录片中的圆明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