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政协委员接受集体采访: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
本报讯 “这张图片是春秋时期的杭州和目前保护的状况……”在昨天下午全国政协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集中采访会上,四位政协委员指着幻灯片给记者们讲起了“运河往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透露,今年,国家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资金投入有望达到12.5亿元。
■遗产保护投入四年翻五番
“国家这些年在文化遗产投入方面应该说每年上一个台阶,四年前国家给我们文物局的专项经费大约是2.5亿元,今年可望达到12.5亿元。”单霁翔委员说。不过,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当家人”,单委员觉得这笔钱还是少了些:“现在运河沿线已经公布和调查注册了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654处,其中109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9座城市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对遗产保护的投入虽然增长很快,但对于这样大规模的文物修缮保护工作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去年运河沿线城市80亿元用于遗产保护
单委员说,为了给遗产保护筹集足够的资金,国家文物局这些年也在转换思路,“希望能在大运河保护这件事上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目前,这一做法已初见成效,据统计,去年大运河沿线城市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80亿元,特别是南方地区对文物保护的投入增加得更快。“所以我们想,随着全民‘保护大运河’意识的提高,随着各级政府对这个问题重视程度的加强,大运河保护获得的资金支持会逐年加大的。”单委员说。
■运河两岸现代工业遗产将受保护
单委员说,这些年我们对文化遗产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从前“见怪不怪”的乡土建筑、工业遗产等逐步进入了文物工作者的视线,“举个例子,比如建国以后建的江都抽水站,每秒钟400多立方米的水量,是亚洲第一,我想这样的工业建筑,如果保护得当的话,无疑也应该算作文化遗产。”他表示,大运河两岸还有很多这样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我们的运河保护,不但要包括古代的遗迹、近代的遗存,也包括现代的文物,包括现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如果对运河有贡献,能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话,我想也是今后的文化遗产。”
相关链接
运河档案
大运河已有2500年历史,元代后逐渐形成今天我们说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94公里,相当于巴拿马运河的22倍,苏伊士运河的10倍。
大运河流经我国的6个省、2个直辖市,贯通了东西方向的五大水系,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通道和防洪灌溉工程。今天,济宁以南的段落仍在通航,但济宁以北的段落已经断流。
大运河一年的运量相当于京沪铁路的3倍,沿途18个城市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全国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
2006年5月,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月,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从北京出发。
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将大运河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0年前,西班牙800米长的塞格维亚高架引水渠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记者赵耕)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永久纪念雕塑在成都落成
故宫美景
中国的文化遗产: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