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这让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备受鼓舞、颇为欣慰。 他对记者说,“注重环境保护、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文化的传承”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子孙的义务和责任。
回想二00四年,单霁翔提议把大运河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他心里并没有太大的把握,然而万里长城分段保护工作从保护到管理的难度,让单霁翔心里暗下定决心:必须把保护大运河这项工作坚持到底。
去年,五十八位政协委员调研联名倡议保护后,有千年历史的大运河一下进入了公众视野——五月,元代时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年底,国家文物局重新排定《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运河排在第一位,而且,这时的“大运河”已将废弃的安徽、洛阳段的隋朝运河包含在内。
“那条废弃的大运河实际上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单霁翔说,大运河哺育的独特运河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是两千五百年运河文明的记录,是流淌着动态的文明,今后还将继续延续。过几天,全国政协将在全国两会上举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记者招待会”,单霁翔定将会成为会上的焦点人物。
单霁翔说,大运河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保护观念从“文物”转向“文化遗产”这一历史性变化的最好见证。前年年底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文化遗产”已经正式取代“文物”的概念。
由大运河的保护,联想到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单霁翔建议:要站在为子孙留下文化遗产的高度来修建这项史无前例的调水工程。
此外,单霁翔还带来了十五份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提案,包括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奖励制度,设立西安、洛阳“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改善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条件,加强海峡西岸文化遗产保护等等。
他告诉记者,人民大众对文化遗产的感情令人感动。二00三年,几位陕西农民发现西周青铜器窖藏,立刻把发现文物的情况报告给了国家,其中的二十七件带有铭文的重器件件堪称国宝。为此,国家文物局请他们为文物展览剪彩,省文物部门请他们去周游列国参观世界古代文明。
此后四年间,在宝鸡,同样的事情又出现了十一次:同样是农民兄弟,同样是在生产劳动中发现文物,同样是及时报告文物部门或捐献给国家的事例,“他们保护或上交的文物可以装备一个博物馆。”
单霁翔说,在今年“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准备将这十二批农民请到北京,给予一定的荣誉和奖励。他表示,这是为了带动全国更广泛的民间自发保护行动,不过,目前有关奖励机制还不够完善。
单霁翔期待,今年已经开始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遗产,让更多的民众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