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6月20日,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的视频直播,中国网民首次在网络上实现了与胡锦涛的在线交流。面带微笑、向网民朋友们表示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的总书记,给了中国网民一个大大的惊喜。在回答网友“小火龙”的提问时,胡锦涛正视着电脑屏幕,认真地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总书记对网络民意的重视、肯定,开通了“网络民意直通车”。问政网络,近年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新风。而在重庆最牛钉子户、山西黑砖窑案、厦门PX项目缓建、华南虎照片风波等一系列事件中,网络舆论对事件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草根网民聚合而成的强大力量得以体现,亿万网民成功实现了意见表达、政治参与。
普世价值话题:草根网民关注最广泛
根据艾瑞咨询的有关调查,网络社区草根网民群体“肖像”大致如下:87.2%为男性,12.8%为女性;18~30岁网民占68.9%;75.8%的网民为大专或大学本科学历;33.5%的网民年收入1万~3万元;主要分布在三大行业,学校21.5%、IT通信17.2%、加工制造业12.5%;在地区分布上,前三名分别是广东11.12%、江苏7.6%、北京7.2%。
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2亿多网民的意见在一些网络事件中是如何从网帖的海洋中集合、融汇,终成“燎原之势”?
在一些引起极大社会反响的社会事件中,网络社区的一个帖子往往充当了最初的导火线。作为“舆情集散地”,每天都有数目庞大的帖子作为“舆情种子”在网络论坛“着床”。然而,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生根发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说,在用户参与性极强的网络社区,每天都有很多帖子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一个帖子若要存活下来,必须争夺有限的论坛关注空间,必须积累持续的新帖或者跟帖。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千万网民“当家作主”操纵鼠标决定某个议题“生死”。
对于潜力热帖的特征,天涯论坛负责人宋铮归纳说,“小道消息、搞怪、颠覆传统”并不能产生持久的话题争议,真正吸引用户广泛参与的,是那些围绕普世价值的话题,比如: “最牛钉子户”──个体财产保护;“华南虎”──政府诚信;“艳照门”──道德伦理;“奥运火炬”──爱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