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访谈”是中国发展门户网推出的一系列有特色、有深度、定位清晰的原创专题,通过采访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以视频、图片、文字多种形式,集合各界智慧为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分享发展经验,服务国际合作,努力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促进发展做出贡献。
人大代表朱民阳:加减乘除 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嘉宾介绍

发展建言

发展寄语

何道峰:
内容全面,求真务实,关注贫困群体,支持慈善公益事业,是非常专业权威的扶贫交流平台。
陈锋:
发展访谈主题鲜明,版面活泼,插图醒目,可读性、可视性强。
何传启:
中国发展门户网,既是推进中国持续发展的一个网络平台,也是全面透视中国国情的一个顶层门窗。
闫敏:
中国发展门户网深描中国社会发展动向,凸显广阔国际视野,全面展现中国发展成就。
何培忠:
中国发展门户网深入基层报道慈善公益事业,及时发布救助信息,非常难得。
杨多贵:
发展访谈特色鲜明,搭建起一个国际交流平台,沟通中国与世界。
杨富强:
中国发展门户网报道中国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介绍国外的发展经验,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专业网站。
李军洋:
中国发展门户网报道深入,倡导节能减排,弘扬低碳发展理念,是一个非常好的环保领域交流平台!
孙全辉:
中国发展门户网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生态环境频道关注生物多样性,传递正能量!
阙志华:
简洁、清新、大气,有内涵,国际范!

访谈实录



近年来,扬州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为引领,在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中,挺起绿色发展脊梁,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就此话题中国网《中国访谈》特别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政协主席朱民阳。

记者:朱代表您好。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2015年扬州全国人大代表就提出了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议案。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定义与内涵吗?

朱民阳:主持人好,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江淮生态大走廊,从地理概念上来说,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区域,位于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的交汇处,以京杭大运河(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附近湖泊为主轴,串联起长江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域,这里既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的水源地,供水覆盖3省71县(市)近1亿人,担当着“一河清水向北流”的使命;也是淮河入江的大通道,70%的淮河水由此入江达海,对“长江大保护”至关重要。同时,这一区域也是南接长江经济带、北通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带。大走廊江苏段涉及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徐州5市,其中扬州段规划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约占扬州1/3的面积。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三个区”来说明大走廊区位的独特性:

首先,这里历来就是长三角的生态腹地,是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集中展示区。大走廊区域是东亚候鸟的迁徙通道,目前已汇集鸟类254种,每年有上万只候鸟在此栖息云集;淮河入江口还是“长江三鲜”的主产区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的自然栖息地,其中江豚是长江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已剩不足1200头,而该区域已发现江豚20余头,目前正在论证建设江豚迁地保护区。

其次,这里是服务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全力确保一江清水向北送的生态敏感区。南水北调扬州东线源头正式通水以来,已累计向北输水超过13亿立方米,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但长江沿线污染减排形势严峻,加之淮河入江水质难以稳定达标,对南水北调安全输水压力很大。

第三,这里也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经济发达地区推进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同步积累的先行试验区。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关注“口袋”、现在更关注生态。扬州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长江大开发”的具体落实者,以生态为倒逼,努力在区域板块竞争中走出一条合作共赢、和而不同的绿色GDP创新发展之路,对地方而言具有探索性和实践性,对全国而言具有先导性和示范性。此外,大走廊区域内的京杭大运河也是我国唯一在用的世界文化遗产,对于我们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对外展示良好形象也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记者:为什么要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对于扬州,对于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意义何在?

朱民阳: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工程、长江大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也顺应了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扬州服务服从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行动自觉。具体而言可概括为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扬州在实践这三句话。

中央有要求:指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的行动实践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底线就是要守住生态安全、生态保护这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践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任务就是要确保实现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一江清水向北送”和淮河“一河清水南入江”。早在2013年12月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示,“南水北调工程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确保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这也是江苏扬州作为水源所在地必须承担的首要任务。路径就是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率先打造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双轮驱动的先行区和示范区。落脚点在“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让人民群众享受最普惠的生态福利,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

江苏有行动:指的是江淮生态大走廊从提出伊始,就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针对“我省经济体量大、环境容量小”的特征(江苏以全国约1%的国土面积,承载着6%的人口和10%的经济总量),江苏省委、省政府一方面坚决“破”除生态负担,开展了史上最严格的“两减六治三提升”环保专项行动,去年我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12.1%,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Ⅲ比例提高近10个百分点,压减煤炭、钢铁、水泥产能近2000万吨;另一方面加快建“立”创新路径,去年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南水北调沿线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以此为主轴构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态安全屏障”。今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省委李强书记就专程到扬州督导视察大走廊建设推进情况;上月我市还获得了第一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省级专项资金;这次“两会”期间江苏代表团又专门提出了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议案。应该说,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江苏贯彻落实2014年习总书记视察时要求构筑江苏“自然环境之美、景观风貌之美、文化特色之美、城乡协调之美”交相辉映“环境美”现实模样的具体举措,同时,这也是立足江苏实际推进“两聚一高”(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起始阶段、占江苏面积60%的江淮生态大走廊沿线苏中苏北城市绿色发展的实践探索,着力通过生态大走廊建设,坚定不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污染、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伴同行的路径,既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又让身边的“生态”好起来,某种意义上这在全国范围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扬州在实践:指的是我们率先启动大走廊核心板块“七河八岛”先导区建设。超前谋划做“加法”:以人大决议“立法”形式设立“四控一禁”(严控廊道宽度、建筑高度、开发强度和污染排放,禁止违法建设),将“七河八岛”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三类区;借鉴前海新区模式,编制“1+6+11”综合规划,划定60%以上土地为生态开敞区。坚定不移做“减法”:近年来已直接投入2.3亿元,全部关闭搬迁沿河39家船厂、砂石场,搬迁后腾让滨水空间1100亩,并对腾让后空间整体策划,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聚焦重点做“除法”:重点针对1200亩万福片区,通过“拆整搬建”,完成环境整治40万平方米,引进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彻底改变了积存40年的“脏乱差”面貌。乘势而上做“乘法”:建设了各类生态公园近200万平方米;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绿色产业,万科深潜水上运动基地、亚布力中国企业家分论坛、游艇俱乐部、音乐俱乐部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应该说,抓好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既是有要求、有需求,也是有基础、有优势,更是有前景、有路径。

记者:扬州作为率先提出并率先推进实施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城市,您能介绍一下扬州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朱民阳:首先,在立意上坚持高点站位、系统思维,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舍与得的关系。俗话说:“有舍才有得”。对我们而言,就是要下定决心通过落后产能、围湖养殖、面源污染的治理,为生态保护、环境修复、发展转型腾出生态容量。我们先后投入10多亿元,在城区实施“清水活水、不淹不涝”工程,在沿线湖泊开展退渔还湖、渔民上岸工程,切实减少生活污染对河湖的排放。全面关闭两条清水输送廊道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印染、制革、电镀等重污染企业以及未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关闭或搬迁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港口、码头、排污口(沿线仅一个槐泗镇近两年就先后投入1.9亿元拆除了沿线近30家船厂、沙石场、砖瓦厂,拆除后年节约能耗1391吨标准煤,避免了大量生产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排入大运河)。二是点、线、面的关系。我们突出把山水林田湖作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强化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段的顶层设计,导向上突出综合融合,以生态文明统领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转型发展,规划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清水活水、良好湖泊保护、生态中心和公园体系建设、生态廊道和生态屏障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8大领域。三是水、气、土的关系。总书记曾说过“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总书记的讲话实际上已经为我们在更高层面上整体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的生态涵养与修复指明了方向。 我市在涵养水源方面,对生产生活用水实施严格的控源截污,实施养殖业“三退三还”;在保护土壤方面,重点加大力度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鼓励有机种植、轮作套养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沿线的高邮市近三年来年均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70万亩次,小麦水稻亩均节肥都在2.5公斤以上。为厚植绿色财富,全市共划定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在大走廊沿线规划建设10个10平方公里的生态中心,目前已基本建成6个。为加快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全面启动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占规上工业44.7%、43.6%。

其次,在行动上坚持板块式、工程化推进。在空间上突出整体布局,以“一带一廊”为基础,以大运河及高邮湖、三阳河两条输水通道为干线,串点成线,以块带面,辐射周边,将大走廊划分为“五大板块”(宝应湖自然保护区、高邮湖国家重要湿地、邵伯湖重要湿地、“七河八岛”区域、长江大江风光带)、“七大亮点”(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界首芦苇荡湿地公园、清水潭生态中心、“七河八岛”生态中心、江都“三河六岸”景观带、广陵夹江生态中心及夹江漫步生态廊道、三湾湿地生态中心),先期共规划实施68个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

第三,在保障上坚持政府和社会同向发力、双轮驱动。在资金来源上,我们积极利用政府资金撬动金融、社会资本,通过区域生态基金、项目子基金、项目公司的三层放大作用,设立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基金和“中保-京杭大运河城乡生态建设基金”。在共建共享上,政府要强化组织优势做好领航员,市场要发挥效率优势成为强劲的助攻手,推进社会和群众人人参与、个个出力,真正让大走廊成为全民共享的绿色家园。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我们虽然在生态上的投入一再增加,但扬州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受到制约,扬州GDP从2013年的325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449亿元,增幅连续3年在全省保持前三,实现了物质财富与生态财富的同步积累。

记者:关于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呢?还有哪些方面的工作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来做?

朱民阳: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绝非一日一时之功,也非一地一部门之事,尤其是在水质区域共治上亟需强化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协同协调。在工作中,我们感到最需要坚持和发扬的就是要始终强化法治思维、善用市场手段,以制度化建设推动实现区域协调共治的长效化、可持续。

强化法治思维,就是要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章立制。我认为,建章立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推进依法治国、集中民智民意、统一思想行动的过程。有制度,才有执行力和强制力。比如,得益于我们实施的“四控一禁”(严控廊道宽度、建筑高度、开发强度和污染排放,禁止违法建设)政策,目前“七河八岛”区域水质完好,湿地功能强大,成为我国生态自然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湖泊、平原类型湿地景观之一。再比如,我市建立并实施了“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一旦纳入保护,这些绿地将不得随意变动或改作它用,更不得进行经营性开发。目前,我市已先后确定31块294万平方米永久性保护绿地,设立了保护标识,制定了保护要求。有制度,也才有约束力和持久力。目前,我市在县与县、镇与镇之间建立了明晰的责任边界,建立健全了生态考核制度和补偿机制,齐抓共管好跨行政区交界水质保护工作。但“风无边水无界”,江淮生态大走廊跨省、跨市之间的上游污水对南水北调输水水质影响巨大,其污染防治必须在守土有责的基础上形成共治合力。这方面,建议国家在产业发展、城镇布局、基础设施、生态岸线划定、污染排放标准等方面统一规划,建立科学的“顶层设计”,同时尽快立法保护南水北调,设立南水北调生态补偿基金,建立覆盖江淮生态大走廊主要河流的上下游水质达标断面考核、区域关联性综合生态建设保护考核及生态补偿制度,对权利义务、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资金来源、考核评估、责任追究等进行细化明确,以制度倒逼各地既弹好守土有责的“独奏曲”,又奏响齐抓共管的“交响乐”。

善用市场手段,就是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多轮驱动、同向发力。总的原则能交由市场做的交给市场;市场一时看不准的,政府可以先期介入并适时退出;必须由政府投资主导的政府一定投入到位。江淮生态大走廊涉及区域空间布局、产业格局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以及湿地修复、良好湖泊建设、岸线防护以及污染防治等一系列工程项目,投入量较大。建议国家设立江淮生态大走廊财政专项引导资金,制定价格、财税、金融等鼓励政策,加大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等经济手段对生态大走廊地区的支持力度,健全污染物排放许可有偿使用和交易、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量交易、节能量交易、水权交易等生态产权交易制度,扶持、激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大走廊建设。同时,综合运用个人自律、法律和行政引导、经济调节等手段提升公民环保意识,特别是在法律与经济手段上要做到令行禁止、深入民心、符合市场规律,从而推动形成政府作为领航员、市场当好主攻手、市民百姓人人参与、个个出力、共建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 

(策划:王东海;责编:杨洋;主持人:黄婉晴;摄像:杨掬/刘凯;摄影:杨楠;后期:赵小虎,杨霄霄;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联合制作)

 

结束

积极利用政府资金撬动金融、社会资本,通过区域生态基金、项目子基金、项目公司的三层放大作用,设立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基金和“中保-京杭大运河城乡生态建设基金”。在共建共享上,政府要强化组织优势做好领航员,市场要发挥效率优势成为强劲的助攻手,推进社会和群众人人参与、个个出力,真正让大走廊成为全民共享的绿色家园。

 

本期策划:刘芳奇 杨洋
联系方式:(010)88828478
邮箱:liufq@china.org.cn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