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访谈”是中国发展门户网推出的一系列有特色、有深度、定位清晰的原创专题,通过采访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以视频、图片、文字多种形式,集合各界智慧为中国的发展建言献策、分享发展经验,服务国际合作,努力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促进发展做出贡献。
宋洪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改如何调

嘉宾介绍

发展建言

 
 
 

发展寄语

何道峰:
内容全面,求真务实,关注贫困群体,支持慈善公益事业,是非常专业权威的扶贫交流平台。
陈锋:
发展访谈主题鲜明,版面活泼,插图醒目,可读性、可视性强。
何传启:
中国发展门户网,既是推进中国持续发展的一个网络平台,也是全面透视中国国情的一个顶层门窗。
闫敏:
中国发展门户网深描中国社会发展动向,凸显广阔国际视野,全面展现中国发展成就。
何培忠:
中国发展门户网深入基层报道慈善公益事业,及时发布救助信息,非常难得。
杨多贵:
发展访谈特色鲜明,搭建起一个国际交流平台,沟通中国与世界。
杨富强:
中国发展门户网报道中国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介绍国外的发展经验,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专业网站。
李军洋:
中国发展门户网报道深入,倡导节能减排,弘扬低碳发展理念,是一个非常好的环保领域交流平台!
孙全辉:
中国发展门户网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特别是生态环境频道关注生物多样性,传递正能量!
阙志华:
简洁、清新、大气,有内涵,国际范!

访谈实录

图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

各位网友大家好!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任务。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改革面临着哪些突出矛盾和重点突破呢?就此我们特别采访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

记者:宋主任您好!在今年提出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你能简单说下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求是什么?具体应该怎么改、怎么调?

宋洪远:今年的一号文件,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总体的部署和要求,这个部署和要求可以用十一句话四个要点来概括: 第一个要点,就是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个基础和前提,一个基础和前提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另外一个是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来推进结构性改革。

第二个要点就是提到三个基本要求,三个基本要求文件中用三个“以”来概括,就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

第三个要点就是提出了三点目标任务。第一个目标是要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简称“优化三个体系”;第二个目标是提出要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简单说就是“提高三个率”;第三个目标是要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主要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注重量的追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质的要求转变,简单说就是要“促进两个转变”。

第四个要点,就是提出推进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个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减弱、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社会不出问题。对这三句话,我对前两句话做个强调。第一句话,我们这里强调的是粮食的生产能力,不是产量;第二个强调的是农民收入的增长势头,不是水平。这样从文件的部署可以看出,我们对整个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强调了四个基本要求,就是两个基础前提、三个基本要求、三个目标任务和三条基本底线。

怎么改、怎么调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条主线,围绕这个主线,我们的重点和任务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调”,一个是“改”。

“调”有三个任务:一个是调结构,主要是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机构、产业机构、经营结构和区域结构。第二个是转方式,主要是要促进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绿色生产,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第三个调,是要促融合,促进农村的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主要是通过延展产业链、扩充价值链,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

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这三个方式的调,实现农业的提质增效。这里要说明的提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农产品质量要提高,一个是农业的供给质量要提高。“效”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生产效率要增强,另一个是农业的综合效益要增强。这是“调”一个大方面的任务。

另一个大方面是“改”,也有三个重点。第一个是科技创新,主要是通过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来驱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二个是政策的调整,就是政策完善。比如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收储制度、贸易政策,通过这个来激活市场。在比方说,我们的补贴政策也要调整,通过重点补主产区、规模经营、农民收入和绿色生态,来提高我们的补贴政策的精准性和效益。再比方说,要通过政策调整来补短板,如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这些都是政策调整。

“改”第三个方面,是体制改革,提了几个方面:如农村的财政投入机制,我们要整合,要通过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再比方说农村的金融要改革,主要是金融机构强化“三农”的义务和责任,扩大农民的抵押担保物的范围,发展农业保险来支持农业的发展。比方说农村的产权制度要改革,这个产权制度既包括资源性资产也包括非资源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比方说土地制度要改革,包括农地、基建地、宅基地,征地制度都要改革。另一方面,就是改革集体的资金、资源、资产这三“资”,特别是经营性资产要进行改革,主要是活化要素、唤醒沉睡的基本。体制改革还有内容,比方说,这次提出要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的保障机制。比方说,我们提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这里要单列一定的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比方我们还提出,对宅基地整理、村庄整治,节约的建设用地用于支持发展休闲、旅游、康养产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我们把规模经营主体的烘干、晒场、机具库棚和有机肥料堆置这些场所和设施用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还有我们提出发展能量物流、储运和采摘设施用地,要进行支持。还有其他方面的改革,比方说供销社改革、林区林场改革、农垦改革,水资源改革,村民自治完善问题等,这都是体制改革。所以“改”主要是体制改革、政策调整和科技创新。这是这次供给侧结构新改革的重点。

记者:去年10月提出“三权分置”,为什么要提出“三权分置”,具体怎么分置?

宋洪远:去年10月份,中办、国办发了一个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意见。这时候提出“三权分置”,可以说是农民的期盼,又是中央的要求。从农民的期盼来看,改革之初,实行了家庭联厂承包责任制,是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分为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所有权是集体的,承包经营权给农户,这就实现了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第一次分离,实际上是两权分离。随着改革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规模经营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规模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情况,有的农户承包的土地还在继续经营,承包经营权合一。到目前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承包的土地不经营,扭转土地经营权让别人经营,这样就出现了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这两次分离,到现在农村土地的产权制度实际上是有三个权益,一个是所有权、一个是承包权、一个是经营权。所以现在“三权分置”是适应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提出在土地制度安排和设计上实行“三权分置”。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个方面是落实了所有权、稳定了承包权、放活了经营权,有利于更好的保护这三个权利,实现三权的同等保护。

第二个方面,三权明确以后,有利于我们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有利于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是说,从改革的角度讲,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从发展的角度讲,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权分置”核心是要正确处理好土地与农民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要科学界定“三权”的内涵,明确“三权”的边界,规范“三权”的关系。这次改革,基本的考虑就是“一个主线、三个要求”。一个主线就是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三个要求就是把“三权”的内涵界定清楚、把“三权”的边界界定清楚,把“三权”的关系明确。这样,就能够逐步建立起一个归属清晰、权能完善、扭转顺畅和严格保护的土地产权制度。

具体的说,这三个权利我们是这样明确的。所有权是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人对集体土地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分配的权力,就是整个土地的完整的权力都有了。具体讲,比方说土地集体所有权人,可以对承包地的发包、调整、监督、收回,这些都是他的权能。第二个权就是承包权,土地承包权人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没有处分的权利。我们明确,只有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才有处理土地的权利。同时我们对承包权人承包的土地,又赋予使用、扭转、抵押、担保、退出这样一些权能,这样又对承包权进行了边界的界定。经营权主要指的土地经营权人对经营的土地依法享有占有、耕作并取得相应收益的权利。我们很明确,经营权的经营主体,有权使用扭转的土地,而且在土地上从事经营获得收益。再比方说,承包权人可以在承包的土地上改良土壤、提升地利、建设农业生产辅助配套设施等,都是他的权利。再比如说,在承包经营期间,地被征用了,有权提出地上附着物及相关投入要补偿。所以,对经营权也进行了一些权能的边界界定。“三权”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平等保护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

记者:您认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面临哪些突出问题?各级政府需要采取哪些改革措施和政策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宋洪远:这次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回乡、返乡创业、创新的问题,一号文件也专门做出了部署和安排。其实这个事情去年就发了文件,一号文件是进一步强调推进农村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如何推进农村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关注三个事情。

一个是谁来创业、谁来创新?所以这次我们明确提出,由农民工、大学生、企业主、科技人员、甚至留学归国人员、复原退伍军人,他们都是回乡、返乡的主体,我们支持双创,就是支持他们的双创,主体更清楚了。

第二个他们要创业创新,有什么政策呢?如何扶持?这次很明确要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甚至社会保障,通过落实这些具体政策来促进农村的双创。

第三个,主体有了,政策有了,在哪里创?需要一个平台。这次明确提出鼓励各地建立返乡创业园、产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这样就有了舞台了。所以文件这三条明确以后,我们就知道怎么样推进农村双创了。

(主持人:刘芳奇;编辑:王虔;摄像:唐伟强;剪辑:杨若曦、黄国宾;本期策划:王振红、杨睿;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制作)

 

结束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结构升级、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紧要“关口”。

 

本期策划:王虔 刘芳奇 杨洋
联系方式:(010)88828478
邮箱:wangq@china.org.cn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