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对我国基础研究布局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9-06-24 13:40:3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周光召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周光召,基础研究

小结

不管怎么样,20 世纪 80 年代深刻感觉到科学和社会应有的互动关系,并付诸实践。虽然中央领导对科学有感情,但也受到了来自于整个社会的压力。如果科技不能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压力会一直很大。

尽管现在(2011 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但是中国经济大体上 1/3 的动力靠出口。而出口完全靠劳动力,不是靠知识产权。但是现在这一情况已经有所改变,因此这几年国家很明确地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而过去盲目发展造成的问题非常多,如资源、环境、污染等,这是“交了学费”的,因为在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力量去支持相关方面的基础研究。比如,目前(2011 年)中国的汽车数量产量是世界第一,而这要消耗多少汽油、污染多少空气?所以,根本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科学家很早就提出这个问题,但没有用。现在这个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一方面,能源供给发生很严重的问题,50% 以上能源依靠进口;另一方面,很多依靠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由于创新不够,开始面临非常多的问题。

现在国家对于科技的需求和迫切性正在逐渐增加,因而开始强调科技体制改革。科技界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想办法采取措施自己解决。科技界不仅要掌握科技的规律,还要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科技的发展能够与社会的发展适应、协调,从而才能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

当前的科技发展没有经费是不行的,而且经费需要的越来越多,这就越来越依赖社会。而社会能不能、愿不愿意支持科技发展呢?如果社会愿意支持,就必须有社会可看得见的成绩才行。但是科学家又不能像不懂科学规律的一部分人那样,不顾科技本身的发展规律,不搞清楚就急于求成。

顾问组是领导“973 计划”的组织,要规划“973 计划”的发展方向、采取的战略,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顾问组一定要提高站位和视角。绝不能仅仅从一个一个课题和项目的角度来看问题,而是要首先考虑上文已谈到的问题:既要符合科技本身发展的规律,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1  2  3  4  5  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