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减灾框架》下的“数字丝路”减灾

发布时间: 2017-05-04 16:12:42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陈方 王晓青等  |  责任编辑: 刘芳奇
关键词: 一带一路,减灾,科学,风险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政府正在谨慎考虑利用科学技术应对气候变化所导致灾害风险挑战问题。目前马来西亚已成立了一个高级别的减灾科学专家组,并由政府科学顾问监督指导。尽管基于卫星的空间观测技术方法为解决极端气候风险,提高协同减灾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相关技术应用时,还需进一步与区域特定的环境背景和信息相结合,即在地方层面建立采用空间观测技术降低灾害风险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机制。

可用于地方级别的科学信息对于确保减灾预警和响应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增强地方级别的数据获取和建模能力可以提高对小尺度灾害风险判别的准确性。这一工作对于马来西亚本国和跨国保险公司十分重要,将更有助于其向再保险人解释和证明灾害风险(尤其是洪灾和滑坡灾害)对人员、经济损失构成的风险程度。因此,地方级别的减灾信息对于参与DBAR国际科学计划的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缅甸

缅甸是灾害多发国家,常受到“一带一路”范围内跨境灾害的威胁,因此在DBAR国际科学计划框架下发展多灾种管理方法非常重要。目前,新缅甸减灾行动计划(MAPDRR被提出,其总体目标是寻求技术投入,使更广泛的减灾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起草新的行动计划。MAPDRR专项组决定成立技术工作组,由包括政府部门、学术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其他技术组织等的代表共同参加。作为DBAR国际科学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将在缅甸通过使用基于卫星的空间数据和技术,减轻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对缅甸的影响,共同应对一带一路发展面临的极端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问题。

尼泊尔

尼泊尔是一个内陆国家,东部、西部和南部毗邻印度,北部毗邻中国,是世界上最易遭受灾害的国家之一。尼泊尔虽然并不直接位于古丝绸之路上,但中国西藏地区一直是尼泊尔联结丝绸之路的纽带。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尼泊尔被认为是具有巨大的潜力的南亚地区合作门户。DBAR 国际科学计划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科技合作的国际研究计划,以下是关于尼泊尔开展“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下的减灾工作的初步想法:

(1)使用空间地球大数据,实现对自然灾害(滑坡、冰碛流、冰湖溃决)风险的制图,并制作喜马拉雅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的专题图集;根据《仙台减灾框架》规定的行动重点,开展降低灾害风险的联合学习和研究。

(2)共同开展减灾相关的研究,实现对现有减灾成果的整合,在喜马拉雅山区试点开展减灾研究项目。

(3)促进中国和尼泊尔两国科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减灾科学合作。

(4)通过科学机构创建和推广青年志愿者或青年实习计划,增进年轻学者之间的交流。

(5)在尼泊尔协助制定减少灾害风险的科技计划。国科联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一直鼓励 IRDR 卓越中心、尼泊尔地震安全委员会(NSET)等机构为尼泊尔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数字丝路”减灾工作组将使尼泊尔有机会参加 DBAR 国际科学计划,利用国际网络和理念,协助尼泊尔减灾科学计划的制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