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干人嫁女[组图]

发布时间: 2015-08-31 11:54:2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丁海嘉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东干人 嫁女 丁海嘉

从他塞给我的历史资料中得知,东干人西迁中亚,来到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877年12月。十九世纪下半叶,我国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回民,因不堪清廷的统治,奋而起义,经历了长达15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然而起义被左宗棠帅清兵镇压。起义军残部被迫分三批,于1877年底败走中亚一带,在沙皇行政当局划定的地区定居下来,加入俄籍,总人数有六千多人,其首领分别为白彦虎、马大任和尤素甫•哈兹列特。白彦虎率领的队伍便定居在今哈国楚河流域,现在的“马三旗”。

第二阶段为1881-1883年。根据官方统计,这个阶段从中国伊犁地区向今哈国境内的七河省,以及锡尔河省迁徙的东干人,大约有五千多人。两个阶段迁徙的人数约一万余人。

有资料记载,起义军向西翻越天山山脉,大雪已经封山,数千人惨死在路上,被暴风雪吞噬。最初,这支外来的群落与本地人也不无摩擦冲突,生存条件非常险恶。所幸的是,通过他们的努力,当地最终接纳了他们,沙皇分给他们土地,准许他们垦殖荒地,并免除了他们十年的赋税。后来,在苏联的民族普查中,他们被称为“东干族”。“东干”是汉语“东岸子”的音译,“东干人”就是陕西方言“东边的人”。东干人耕种从国内带去的粮食、蔬菜种子,辛勤劳动,繁衍后代,如今已逾十万之众,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融入到多民族的大家庭中。他们十分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在与兄弟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的岁月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东干人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现代化。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和苏联两国关系解冻,越来越多的东干人开始了“寻根之旅”。

使馆在与国内多次联系后,终于在1998年收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复,邀请哈国东干族回民代表团访问银川。马古柏作为代表团的成员,终于回到了令东干人魂牵梦萦的故乡。

从中国回来后,马古柏逢人必讲,在“娘家”,他参观了清真寺、学堂、大型商场,还有长城,百姓日子过得太美,城市建设实在太漂亮。

我对他说,“你没到农村看看?那里许多人生活水平还不如你们。”

马古柏深沉地回答,“娘家有句老话说得特别好,‘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就是这!这是饿(我)的心里话。”

我见他眼里已充满晶莹的泪水,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对他说,“娘家还有一句老话,‘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听后,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连声说,“就是这!就是这!”

东干族这支中国最大的海外移民团体,百余年来与故土音讯隔绝,在汉字已经失传的情况下,他们艰难地传承着华夏的文化,崇尚礼仪,坚持使用陕甘方言进行交流。一些华夏文化、风俗习惯和传统价值观,如尊长敬贤、重视家庭等质朴的农耕社会理念,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扬,终获得“中国历史文化活化石”之美誉。

往后的年月里,我虽离开了哈国,离开了东干人,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关注他们。这些年来,东干人回娘家的越来越多,他们的后代也实现了回娘家接受教育的夙愿。他们在中哈两国的各种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东干族仿佛像一位被“中国历史”外嫁他乡的“女儿”。她聪慧、睿智、质朴、贤良。她早已与“婆家人”融为一体。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树秀于林。

(作者:丁海嘉 文化部外联局原驻外参赞)

   上一页   3   4   5   6   7   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