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亚投行构建新的人民币货币网络
当然,不能不说,亚投行的成形更有利于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有利于打造覆盖全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网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自2008年以来在离岸人民币交易大幅扩张的推动下,中国央行已经与28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累计金额超过3万亿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为打造覆盖全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铺平道路。2014年以来,中国已经与英国、德国、卢森堡、法国分别签署了人民币清算协议,与英国、德国和法国还分别获得8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的额度,如果加上与瑞士央行刚刚签订的协议,由此欧洲已经形成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瑞士“五足鼎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格局,一个覆盖欧洲的人民币货币互换网络正在形成。
就定位而言,亚投行不是中国的银行,也不仅仅服务于中国“一带一路”等经济议程,更无意于对抗,或颠覆现有美国称霸世界的秩序。亚投行是在现有多边国际开发金融机构之外的有益补充,其实质对多边开发金融机制进行的“增量”改革。虽然,未来亚投行不可避免地会与世行、亚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许多方面有竞争,但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等领域,更多的则是合作,都是为全球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三、亚投行催生全球新的金融治理架构
过去的全球治理框架是以G7为核心,以美欧等发达国家为主导,以美元霸权为特征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无论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还是发展领域都深深带有“一超独大”的色彩。从旧的全球治理体系的“硬核”来看,多半始于二战结束或冷战时期,比如,在贸易领域主要是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中心,以各种区域性贸易制度安排为辅的全球贸易治理机制;在金融领域主要是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中心,以金融稳定论坛(FSF)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为监管等形成的全球金融治理机制;在发展领域主要是以世界银行(WB)为中心机制,以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地区性发展银行为载体的全球发展治理机制。而这些全球治理框架下的机制设立基本上都是遵循“华盛顿共识”,并且由美欧等发达国家所主导,发展中国家群体话语权严重缺失,全球治理结构中利益分配不均衡,因此,原有国际组织已不能承担全球治理重任,迫切需要新的治理架构。
为了满足和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必须找到能够适应全球治理,适应新的实力的分配以及协调集体利益和本国利益的平衡点。而亚投行立足于新的全球金融治理理念,其倡导在一个新的开放式合作框架下不预设合作条件和门槛,不排斥和针对任何第三方,向亚洲以及其他经济板块开放。事实上,包括亚投行的目的和使命、成员构成、股权分配、组织结构、治理框架等等都遵循现有国际多边开发银行规范运作和标准,力图打造一个包容、开放、透明的新型全球金融机构,在推动互联互通、跨境融资,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可以说从这个意义上讲,亚投行是开创全球金融治理新格局的新起点。(张茉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