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皓然、孔庆东等谈百回本《红楼梦》续书

发布时间: 2014-07-31 15:10:25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东海  |  责任编辑: 王东海
关键词: 红楼梦 温皓然 孔庆东 红学热 赵建忠 红楼梦

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已经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液。在百回本《红楼梦》续书第4次出版发行之际,就当前红学的续书状况、红学续书史以及200多年来红学家们的感悟等话题,记者有幸采访了本书作者温皓然女士、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和红学专家赵建忠教授。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有学者认为是全人类写作的巅峰。《红楼梦》开篇有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请问如何理解曹雪芹的精神境界?

温皓然:正如书中第一回,借二位仙师之口说:“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其实,一个人既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一种精神境界,又何必鸣神沥血、花费毕生的精力去著述立说呢?也许,这就是我们在脂砚斋评语里多次看到的那样:“作家秉刀斧笔,具菩萨心”,曹雪芹是想要借这一部《红楼梦》,写尽人世万象,同时旨在喝醒大众。

孔庆东:文学作品的价值同样也分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红楼梦》作者强调的是其绝对价值很难遇到知音,自古圣贤皆如此。大多数人接受其一般价值即可,不要一个个都装得很懂《红楼梦》,那未免是荒唐之上更荒唐了。

赵建忠:《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这话没有错,即使放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毫不逊色。可以说《红楼梦》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这部巨著的问世,标志着新的人文精神的崛起,与一般优秀的文学作品相比,《红楼梦》的精神向度也更为深广。研究者不能单纯从考证、索隐的角度把《红楼梦》视为“学问对象”,当然也要避免“文本细读”论者对《红楼梦》“碎片化”研究倾向;应视《红楼梦》为“审美对象”,特别是精神开掘和生命感悟的对象,文学评论家刘再复曾出版过著作《红楼梦悟》,他认为,生命的欢乐就在于与伟大灵魂相遇并产生“灵魂共振”,我以为这话很到位。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红楼梦》被喻为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书中涉及的领域非常之深广。尤其令人叹服的是,曹雪芹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居然能为读者刻画出那么众多的,令人过目不忘的女性,她们或情或痴,或冰清雪聪,慧比灵珠,或大度汪洋,勇敢刚烈,请问温皓然老师,作为200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续书作家,您认为在这部书中,哪位女性是最美丽的?凭证是什么?

温皓然:正所谓,各花入各眼。在贾宝玉的的眼里,自然林黛玉是最美的。这在原著第29回里有专门的文字描述:说在宝玉看来,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这就是证明。而在贾珍贾琏的眼中,尤三姐的绰约风流,又是他们所见过的,上下贵贱若干女子们皆所不能企及的。如果单从文字描述来看,我个人认为,警幻仙姑是最美丽的。大家可以去读读里面那篇著名的《警幻仙子》赋,就知道了。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红楼梦》是否完成?红学界有很多研究者引脂砚斋批语认为“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意思是说曹雪芹未完成这部旷世巨著就去世了,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也有“《红楼梦》未完”的命题,对此有何看法?

温皓然:大体应该完成了,后面的文稿在其朋友们传阅的过程中,遗失的可能性较大。

孔庆东:断臂的维纳斯雕像,原来到底是不是有“完臂”?可能永远不给出终极答案,才有意思。

赵建忠:《红楼梦》主体部分应该完成了,从内证上讲,根据就是作品第一回明明白白写着的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出目录,分出章回”这几句话。我们很难设想,一个作家改了十年,都改的是前八十回,皓然是作家,你觉得那样符合创作规律么?当然还有外证或者说旁证,即早期《石头记》抄本上那些脂砚斋的批语,作为这部巨著作者的亲密合作人,脂砚斋知悉整个创作过程并看过八十回后的内容,他才有可能写下批语,很多条批语实际上透露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情节。我推测,八十回后的文稿应该是由于种种原因遗失了。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