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三个生态战略 十项措施促中国生态现代化建设
2007年1月27日,“《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专家座谈会暨中国生态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撰写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报告通过对世界现代化的生态效应和生态转型的300年历史分析,以及对131个国家34年的定量评价,归纳出生态现代化36个事实和6 个启示,提出广义生态现代化原理和方法;报告分析了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和战略重点。——编者
2004年,中国属于生态现代化的低等水平国家,处于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在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总目标是:生态现代化水平从世界低等水平升级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把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和路径的集合,统称为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运河路径的一种集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战略目标(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基本任务(总任务和分阶段任务)、监测指标、生态进步监测、生态经济监测、生态社会监测和战略措施等八个部分;战略措施包括: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循环经济、环境责任制、西部生态现代化战略和国际资源战略等。
1、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之一: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运河路径是:依据综合生态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生态现代化和综合现代化,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绿色城市化、知识化、轻量化、绿色化和生态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绝对脱钩,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生态现代化水平;在2050年达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在21世纪末达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图1)。
图1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1)——基本路径(运河路径)
2、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之二: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的绝对脱钩,基本实现生态现代化;在21世纪后50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互利耦合,达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实现完成生态现代化(图2)。
图2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2)——战略目标
注:指数为生态现代化指数,高收入国家和世界82个国家按1980~2004年增长率测算,其他16个国家按1990~2004年增长率测算(因为没有1980年数据),中国按主动模式的增长率测算。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国际地位要达到的目标;其次是中国生态现代化历史进程要达到的目标。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目标是21世纪100年的目标,所以,基本目标可以也应该分解为若干时间阶段的目标。
(1)中国生态现代化国际地位的目标
根据中国生态现代化基本目标,中国生态现代化国际地位的目标是: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在后50年达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图3)。
图3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3)——国际地位的目标
(2)中国生态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目标
根据中国生态现代化基本目标,中国生态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目标是:在2030年左右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期;在2050年左右进入生态现代化的成熟期;在2080年前后达到生态现代化的稳定期(图4)。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生态现代化阶段的分析,目前尚没有找到比较理想的方法,所以,关于中国生态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阶段分析,仅有参考意义。
图4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4)——历史进程的目标
(3)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时间分解
前面关于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目标分析,将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时间过程分为21世纪前后50年两大阶段和六个小阶段,并分析了两大阶段的目标和前三个小阶段的目标。
简要地说,21世纪前50年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创新阶段,包括起步阶段、绿色两化和发展阶段等三个小阶段;21世纪后50年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迎头赶上阶段,包括成熟阶段、绿色社会和生态社会等三个小阶段(表1)。每一个阶段的目标都需要专门研究。
表1 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时间阶段
两大阶段
|
六小阶段
|
时间
|
阶段目标
|
路径创新
|
起步阶段
|
2001~2010
|
生态现代化水平接近初等水平,进入世界前80名
|
2001~2050
|
绿色两化
|
2011~2020
|
生态现代化水平升级为初等水平,进入世界前60名
|
|
发展阶段
|
2021~2050
|
生态现代化水平升级为中等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
|
迎头赶上
|
成熟阶段
|
2051~2060
|
生态现代化水平保持为中等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
|
2051~2100
|
绿色社会
|
2061~2080
|
生态现代化水平保持为中等水平,进入世界前30名
|
|
生态社会
|
2081~2100
|
生态现代化水平升级为先进水平,进入世界前20名
|
注:绿色“两化”指绿色工业化和绿色城市化。
21世纪前50年的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现代化,基本实现相对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水平达到当年世界中等水平,生态现代化指数的排名进入世界前40名;生态现代化水平超过2050年世界平均水平和2004年世界先进水平。
21世纪后50年的目标:全面完成生态现代化,全面实现相对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指数的排名进入世界前20名;成为相对现代化的国家。
3、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之三: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任务
(1)中国生态现代化的三大基本任务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有两个基本标准:生态现代化水平达到当时发达国家的水平,生态现代化进程达到当时发达国家的阶段(生态现代化的稳定期),走到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前列。
2004年,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比较低,属于世界低等水平,处于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从低等水平到先进水平,需要上三个台阶。它们是低等水平→初等水平→中等水平→先进水平。从生态现代化的起步期到生态现代化的稳定期,需要前进三个阶段。它们是生态现代化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稳定期。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有三项基本任务。
第一项基本任务: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国际水平要上三个台阶。在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国际水平,在2020年从低等水平升级为初等水平,在2050年前从初等水平升级为中等水平,在2100年前从中等水平升级为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国际水平要上两个台阶,从低等水平到中等水平;在21世纪后50年,再上一个台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项基本任务: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要前进三个阶段。在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2030年前后进入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期,在2050年左右达到生态现代化的成熟期,在2080年左右达到生态现代化的稳定期。其中,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要前进两个阶段;在21世纪后50年,再前进一个阶段。
第三项基本任务:中国生态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提高80位左右。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生态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提高40位左右;在21世纪后50年,排名再提高40位。
(2)中国生态现代化基本任务的时间分解和领域分解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应该与基本目标相对应,可以分解成两大阶段和六个小阶段的任务。其中,关于21世纪前50年和前三个小阶段的任务应该比较明确,特别是前两小阶段的任务可以具体化。生态现代化包括生态响应、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等三大分领域的变化。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可以按时间段分解到三个领域。
4、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之四: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监测指标
根据广义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生态转型,包括生态效率、生态结构、生态制度和生态观念的深刻变化。简单地说,生态现代化是生态进步、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国际竞争的交集。目前,生态制度和生态观念的现代化很难进行定量分析,但生态进步、生态效率、生态结构等的现代化是可以定量分析的。所以,我们暂时用生态进步、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三大类指标,来建立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监测指标;将来条件成熟时再增加其他指标。
一般而言,生态进步包括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等。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其中环境质量和土地质量(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典型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生态化包括经济以及经济各领域的生态效率和生态结构的提高。社会生态化包括人居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绿色化、环境安全的提高等,可以归纳为生态和谐的绿色家园和绿色生活的改善。
所以,我们建议,生态进步监测指标分为两组:环境质量和土地质量(包含土地利用和典型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监测指标分为两组:生态效率和生态结构;生态社会监测指标分为两组:生态家园和绿色生活。
反映生态现代化的指标非常多。例如,本报告第一章截面分析包括100多个生态变量,第四章生态现代化评价包括30个评价指标。那么,如何选择具体监测指标呢?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认为,有四类指标可用,四类指标不宜用。
可用的指标:(1)反映生态现代化的典型特征,(2)能够反映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发展趋势,(3)可以获得连续统计数据,(4)具有政策含义。
不宜用的指标:(1)没有连续统计数据的指标。(2)随机波动的指标。(3)没有国际可比性的指标。(4)重复的指标(与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路径图监测指标重复的指标)。
综合上述分析,依据广义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评价的基本原理、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基本要求,可以选择监测指标和建立指标体系。
图5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6)——监测指标
注:36个监测指标中,有20个指标与生态现代化评价指标是相同的。有些指标能够同时反映几个方面的变化,如土地生产率,可以反映土地质量和经济生态效率的变化。一个指标,只用一次。有些指标可作为生态现代化监测指标,也可作为经济或社会现代化监测指标,如能源使用效率等。如果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或《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中已作为中国经济或社会现代化路径图的监测指标的指标,尽管从生态现代化角度看也很重要,但为避免重复,这里就不再作为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监测指标。已经用作中国经济或社会现代化路径图的监测指标有:人均能源消费、能源使用效率、工业用水效率、物质产业增加值比重、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儿童死亡率、老龄化(长寿人口比例)、预期寿命和城市化等。如果需要调整,可以用长寿人口比例指标替换自然灾害死亡率指标等。
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监测指标包括三大类、六小类指标,每一小类指标又包括6个具体指标。这样,就组成了三层、三大类、六小类和36个具体指标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与世界生态现代化评价的指标体系(三组、三层和30个评价指标)是兼容的。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提出中国经济现代化路径图的36个监测指标,《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提出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的36个监测指标,本报告提出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36个监测指标。这108个监测指标是相互协调和不重复的。
在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生态现代化,需要进行全面解析和监测。但目前,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是宏观的和粗线条的。要增加路径图的“分辨率”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做大量研究工作。例如,可以把它的目标和任务等进一步细分;可以研究制定不同领域的生态现代化路径图;可以增加生态制度和观念的指标等。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包括21世纪前50年和后50年两大阶段。显然,21世纪前50年是当前研究和工作的重点。
5、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之五: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进步监测
中国生态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持续进行的,自然环境的响应和变化,值得全面关注。不论是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变化,还是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现代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本报告主题是生态现代化研究,重点关注现代化引起的资源环境变化。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进步监测,包括环境质量和土地质量监测两个部分。中国生态进步的演进过程,就是中国生态响应现代化路径图的内容,它是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生态响应分图。
(1)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进步监测——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质量是生态进步的核心内容。关于环境质量有大量的研究文献和评价模型。考虑到监测指标不宜过多和国际可比性,我们分别选择了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空气质量、淡水质量、工业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6个指标,组成生态进步监测的环境质量指标。当然,这些指标不是环境质量指标的全部。事实上,后面关于土地质量、生态效率、生态家园和绿色生活等的部分指标,也能反映环境质量的变化,它们是相关关联和部分交叉的。21世纪前50年,中国生态响应现代化的环境质量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如图6所示。
图6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7)——环境质量指标
注:颗粒物浓度为国家平均水平。生物多样性损失的数据为哺乳动物受威胁比例。增长率为达到阶段目标所需要的年均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会有区别。2004年的数值为2004年或者可获得的最近年的数据。指标后括号内的字,为该指标的单位。发达国家指标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是根据它们过去20多年的年均增长率的预测数。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和中国统计年鉴等。后同。
中国生态响应现代化的环境质量方面的目标是:2010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与经济相对脱钩;在2020年部分指标达到世界中等水平,部分环境指标与经济绝对脱钩;在2050年全面超过世界中等水平、超过当年世界平均水平和2004年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生态响应现代化的环境质量方面的任务是:人均CO2和SO2的排放从增加到下降,空气颗粒物浓度全国年均下降2%到3%,工业有机废水密度年均下降4%到5%,工业固体废物密度年均下降1%到6%,生物多样性损失年均下降1%左右等;人均SO2排放下降16%,空气颗粒物浓度约下降72%,工业有机废水密度约下降87%,工业固体废物密度约下降88%,生物多样性损失约下降41%等。全国空气和水环境质量达到世界中等水平。
(2)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进步监测——土地质量指标
生态进步不仅包括环境质量进步,也包括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这里,我们重点关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应的典型生态系统。关于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监测等需要专门研究。土地、森林和生物资源,涉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我们选择森林覆盖率、国家保护区、水土流失、荒漠化、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6个指标,来监测土地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土地生产率将作为生态效率监测指标。当然,这些指标不是土地质量和结构的全部指标。如果有需要,将来还可增加新指标。
中国生态响应现代化的土地质量方面的目标是:2010年土地质量和结构有所改善,部分指标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在2020年,土地质量多数指标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土地质量和结构明显改善;在2050年,森林覆盖率和自然保护区比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土地利用结构达到有可比性的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国生态响应现代化的土地质量方面的任务是:森林覆盖率年增长1%到2%,自然保护区年增长2%左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比例年下降1%到2%,农业用地比例年下降1%左右,建设用地比例年增长2%左右等;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左右,自然保护区比例提高到21%左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比例下降到可以理解的程度(21%和16%),农业用地比例达到36%左右,建设用地比例达到9%左右等。森林覆盖率、农业用地比例和建设用地比例的总和约为80%左右,其他20%土地为自然景观,包括江河、湖泊、雪山、沙漠和戈壁等。
在2050年,实现《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完成相关任务。
6、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之六: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经济监测
根据生态现代化理论,经济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包括轻量化(非物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经济与环境双赢等内容。根据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要求,中国经济需要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从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的转型。全面监测生态经济的发展需要专题研究。从生态现代化的角度看,我们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生态效率和生态结构。中国生态经济的演进过程,就是中国生态经济现代化路径图的内容,它是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生态经济分图。
(1)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经济监测——生态效率指标
生态经济的发展,核心内容是生态效率提高、生态结构、生态制度和观念等的变化。在这里,生态效率是一个广义概念,涉及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经济利用效率等。具体而言,包括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肥和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选择土地生产率、淡水生产率、农业化肥密度、工业能源密度、经济物质密度和物质生产效率6个指标,组成生态经济监测的生态效率指标。显然,这6个指标只是生态效率的部分指标。
中国生态经济现代化的生态效率方面的目标是:在2010年,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相对脱钩;在2020年,资源和物质生产率达到世界初等水平,主要环境压力指标与经济增长绝对脱钩;在2050年,经济的生态效率达到世界中等水平,经济与环境退化绝对脱钩。
中国生态经济现代化的生态效率方面的任务是:农业土地生产率年增长3%左右,经济淡水生产率年增长3%到5%,农业化肥密度、工业能源密度和经济物质密度年下降1%到6%,物质生产效率年提高7%到9%等;农业土地生产率提高2倍,淡水生产率提高约14倍,农业化肥密度、工业能源密度和经济物质密度下降60%至90%,物质生产效率提高34倍等。
(2)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经济监测——生态结构指标
经济结构的生态化是经济生态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反映生态结构的指标非常多。这里选用部分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监测指标。它们分别是:有机农业比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比例(生态工业)、绿色旅游收入(绿色服务)、资源消耗比例(轻量化和生态化)、环境损失比例(绿色化)和环保投入比例(环境产业)等。
中国生态经济现代化的生态结构方面的目标是:在2010年,经济结构绿色化和生态化取得初步进展;在2020年,经济结构绿色化和生态化达到世界初等水平;在2050年,经济结构绿色化和生态化达到世界中等水平,生态经济达到世界中等水平。
中国生态经济现代化的生态结构方面的任务是:有机农业比例年增长12%左右,循环经济比例年增长3%左右,绿色服务年增长7%左右,资源消耗比例年下降2%左右,降低环境损失,保持环保投入等;有机农业比例提高到10%左右,铝循环利用率达到80%左右,人均国际旅游收入提高25倍,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比例下降57%至76%;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绿色服务达到世界中等水平,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比例低于世界平均。
7、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之七: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社会监测
根据生态现代化理论,社会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转型包括人居环境、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等的深刻变化,主要特点有轻量化(非物化)、绿色化、生态化、社会进步与环境退化脱钩、生活质量与环境进步协同等内容。根据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要求,中国社会需要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的转型。全面监测生态社会的发展需要专题研究。从生态现代化的角度看,我们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生态和谐的绿色家园和绿色生活。中国生态社会的演进过程,就是中国生态社会现代化路径图的内容,它是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的生态社会分图。
(1)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社会监测——绿色家园指标
如果说,工业社会是一个物质至上、人类独尊的社会,那么,生态社会就是一个生态和谐、人地协调的社会。生态社会的发展,首先需要建设一个生态和谐的绿色家园,然后过上绿色健康的生活。没有污染,没有浪费,没有拥挤,没有恐惧,绿色自然,健康长寿。
如何建设一个生态和谐的绿色家园,可能会见仁见智。我们选择6个指标来监测它的进展,它们分别是:安全饮水、卫生设施、生活废水处理、城市和工业废物处理、城市空气质量和农村人口密度。不言而喻,这6个指标只是绿色家园建设的部分指标。
中国生态社会现代化的绿色家园方面的目标是:在2010年,城乡人居环境有所改善;在2020年,人居环境基本达到世界中等水平,90%的人口获得安全饮水;在2050年,人居环境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中国生态社会现代化的绿色家园方面的任务是:安全饮水和卫生设施普及率逐步达到100%;生活废水和城市废物处理率年增长2%到8%,城市SO2浓度和农村人口密度年下降2%左右;2050年城市生活废水和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城市SO2浓度下降66%,农村人口密度下降62%;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等。
(2)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社会监测——绿色生活指标
生态现代化要求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生态和谐的绿色生活是生态社会的一种典型生活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轻量化(减少物质消费的比重)、绿色化(环境安全)、生态化(环保消费)、生活质量与环境退化脱钩、健康长寿与环境进步协同。
关于绿色生活没有统一定义和标准。我们选择6个指标来反映它的变化。这些指标分别是:绿色能源(现代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没有污染的交通)、服务收入比值(轻量化)、人均服务消费(绿色消费)、自然灾害死亡率和受灾率(环境安全)。当然,这6个指标只是与绿色生活相关的部分指标。如果需要,将来还可增加新指标。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生态社会现代化的绿色生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如图3-18所示。
中国生态社会现代化的绿色生活方面的目标是:在2010年,社会生活的绿色化和轻量化取得进展;在2020年,社会生活的绿色化、轻量化和环境安全达到世界初等水平;在2050年,社会生活的绿色化、轻量化和环境安全达到世界中等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生态社会现代化的绿色生活方面的任务是:绿色能源年增长2%到7%,交通污染年下降1%到2%,服务收入比值年增长2%到3%,人均服务消费年增长7%到10%,自然灾害死亡率持续下降,自然灾害受灾率年下降1%到8%;绿色能源提高5倍,服务收入比值提高约3倍,人均服务消费提高约50倍,交通污染下降50%,自然灾害死亡率下降22%,自然灾害受灾率下降95%等。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消费和环境安全等,全面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生态现代化路径图包括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基本任务和36个监测指标。如果2050年,全面完成上述任务,那么,中国生态现代化就将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届时,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将完全脱钩,城市空气质量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人居环境质量将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35%左右(大约相当于唐朝中期的水平),农业用地比例为36%左右(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和草地,大约相当于2004年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建设用地比例为9%左右(大约相当于2004年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平均值),其他用地比例为20%左右;典型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率和服务功能完全恢复。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50年左右的努力,中国生态现代化有可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实现生态现代化,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的中低方案,21世纪末,中国人口将为10亿左右。如果全面实现生态现代化,那么,可以预计,中国大约40%的土地为森林覆盖,大约30%的土地为农业用地,大约10%的土地为建设用地,大约20%的土地为其他自然景观;中国森林覆盖率大致恢复到汉朝末年的水平。当然,上述预测只是一种据理推算。中国生态现代化,受国内和国际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本报告提供的预测,只是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案。
中国生态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涉及现代化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目前,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的监测指标,仅包括生态进步、生态经济和生态社会等方面的指标,显然这是不够的和不完备的。例如,生态制度和生态观念的现代化,同样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但在监测指标中没有得到全面反映。所以,本报告提出的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只是一个初步研究结果或建议,它的许多部分没有完全展开,许多问题需要专门研究。而且,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都需要研究和制定专门的现代化路径图。
中国生态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的运河战略,提出21世纪前50年中国现代化的一种路径选择。《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分析了中国地区现代化的运河战略,提出21世纪前50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一种路径选择。《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分析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运河路径,提出21世纪前50年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图。《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分析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提出21世纪前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图。《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提出的21世纪前50年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路径图,一方面作为中国现代化运河战略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是前者在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领域的扩展和深化。(王振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