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五)环境监督执法
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行业和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督执法,大力整治各类污染,严厉查处违法排污行为。2012年,全市共下达限期治理124宗,限期整改1501宗,行政处罚案件2016宗,处罚金额6145.8万元,关闭重污染企业134家,有力打击了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健康。
狠抓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印发实施《深圳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深圳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2年度实施方案》。做好涉重金属企业污染减排台账的建档工作。制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技术规范,指导、推进有关涉重金属企业在线监测设备安装工作,目前全市约有100家企业已完成安装。
开展环保信用评定。对828家企业进行环保信用结果评定,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采取不同的鼓励或限制措施;并将评定结果通报公安、工商、海关、财政、外贸、金融、证券等单位,以及与环保部门开展绿色采购等合作的24家企业,建议有关单位和企业根据企业环保诚信评价结果分别采取相应的激励或约束措施。
(六)环境监测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从3月8日起向公众发布全市PM2.5等六项污染物九个指标的实时监测数据。开展全市重金属污染、“菜蓝子”基地等专项监测,定期开展空气、水、噪声、生物、降水、海洋、污染源、市政设施等环境监测,全年共报出监测数据177.5万个。监测能力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完成646家污染企业的在线联网,其中260家实现视频监控;宝安区等5个区级监测站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标准化验收;深圳市生态安全监测系统中心站主体工程竣工;环境空气质量立体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正在大力推进。
(七)环境应急
编制并实施《深圳市环境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开展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备案工作。安排近400万元专项资金采购应急设备设施和应急消耗物资,举办了模拟危险废液泄漏的市区联合环境应急演练。组织开展“环境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开展专项行动排查治理企业风险隐患,出动人员4457人次,检查企业774家,排查并消除了一批环境风险隐患。
(八)污染减排
出台了《深圳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深圳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下发了2012年污染减排任务。建立实施了季度核查、专项稽查、形势分析和通报制度,将季度减排报告纳入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强化污染减排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我市环保工作实绩考核和政府绩效考核。2012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均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圆满完成了广东省下达我市的各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
(九)治污保洁工程
全年共下达治污保洁工程任务256项,涉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与建设等八大方面内容;重点项目总投资约308亿,累计完成108.64亿,其中2012年内完成投资约81.86亿,大批“十二五”新项目进入启动和实施阶段。出台《深圳市治污保洁工程行动计划(2012-2016年)》,开展治污保洁工程八年回顾总结工作。
(十)环保考核
通过了环保部对我市第三次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和省人大对我市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考核。完成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和省政府对我市的污染减排考核工作。2012年度,省政府对我市的污染减排考核结果为良好。对各区、新区、市直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的主要领导开展环保工作实绩考核,并将PM2.5监测结果、绿色建筑发展情况、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等纳入考核。
(十一)生态建设
稳步推进“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修改完善《深圳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启动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工作。罗湖区创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完成公示,宝安区深开、先歌、华美、北大方正等4家工业园区创建“深圳市生态工业园区”通过专家验收,银星高科技工业园等4个工业园获评为深圳市生态工业园区,推进宝安观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
(十二)宜居城市建设
出台《深圳市创建宜居城市行动计划(2012-2013年)》、《深圳市创建宜居社区工作方案》,编制《深圳市宜居城市建设评估》,引导宜居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持续开展宜居城市创建,至2012年,65个社区已获得广东省宜居社区称号,184个社区已通过深圳市宜居社区评审。着力培育与孵化宜居环境范例奖项目,“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获评“2011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至2012年,全市已有2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2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连续2年成为全省获奖项目最多的城市。在保障性住房中率先开展标准化设计,完成标准图集的编制;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项目初具规模,培育了25个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项目。
(十三)绿道网建设
印发实施《2012年深圳市绿道网建设实施方案》,截至2012年底,我市建成省立绿道347公里,城市绿道772公里,社区绿道1091公里,实现了平均每1平方公里面积有1公里绿道的目标,形成总长2210公里的绿道网络体系。发挥绿道网的综合功能和效益,制订了绿道功能开发策划方案,精心设计14条绿道品牌旅游线路,高标准打造20个绿道“兴奋点”。大力宣传推广绿道,组织开展了“凤凰山山地自行车(全国)挑战赛”等一系列活动。
(十四)区域合作
深港两地环保部门联合召开“大鹏湾及深圳湾区域环境管理小组第十八次会议”、“深港环保合作交流第十三、十四次会议”,共同推进两湾流域环境污染整治项目建设、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合作项目研究、构建绿色珠三角地区优质生活圈、推动深港企业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深莞惠三市联合在惠州召开环保合作第三次会议,深圳与东莞、惠州环保部门共同签署《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框架协议》与《饮用水源与跨界河流水质监测工作一体化协议》,并就三市联动清理整治非法畜禽养殖场问题等五项工作达成合作共识。2012年深圳市在跨区域环境保护联防联治、跨市河流水质监测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开展了跨界小流域污染调查,对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三条跨市河流的干流及丁山河、黄沙河、杶梓河等14条跨界支流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
九、环保科技与产业
(一)环境科技
进一步完善环境科研管理,加强科研项目流程的审查管理,保障科研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严格筛选了一批预期质量高、效益好的课题予以资助,全年共立项环境科研课题41项,安排科研经费1967.1万元,重点支持了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和工艺开发、人居环境管理机制和政策创新、低碳城市建设、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2012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及保障措施研究”、“深圳市环境监管及预警信息系统”等2项课题获得广东省环保科技一等奖,“深圳西丽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获得广东省环保科技三等奖。
(二)环保产业
出台了《深圳市环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我市“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进一步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开展了深圳市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基本情况调查。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与匈牙利、以色列的环保交流合作,组织环保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展香港国际环保展览会、澳门国际环保博览会及其他国内外环保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