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1.房地产市场呈现回稳态势。(1)房地产投资增速稳步回落,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幅提速。受调控政策影响,开发投资增速在前4 个月连续攀升后稳步回落,低于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土地购置面积回归至2006 年水平。受商品房销售基本面看好影响,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创2001 年来最高。公租房成为全市住宅供给的新亮点。
专栏 2 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
2009 年10 月以来,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公共租赁房建设,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城市住房保障政策思路、制度设计和运作模式。
重庆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的双轨制原则,30—40%的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安置房予以保障,60—70%的中高收入群体由市场提供的商品房解决,并对高端商品房和投机性炒房采取相应的遏制措施,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住房保障的全覆盖。
重庆规划从2010 年起3 年建造3000 万平方米公租房,之后视需求再修建1000 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末,重庆市公租房新开工面积1300 万平方米,占全市新开工面积的20.6%,完成开发投资53 亿元。首批公租房配租工作已于2011 年2 月启动,预计2011 年可提供公租房20 万套以上。公租房建设地点间插于商品房用地之中,可以共享道路、商业和文体设施,建筑面积限定在35-80 平方米。
重庆公租房建设由政府主导,重庆市地产集团和城投公司两大政府性投资主体承建,公租房的分配、监管工作由新成立的重庆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负责。公租房的保障对象无户籍限制,既包括低收入无房户,也包括“夹心层”群体,租金大致相当于市场租金的六成。对承租人实行年度收入申报核实制度,租赁期一般为5 年,期满退出。住满5 年后,可以按“成本价+银行利息”购买自住。公租房不得上市交易,购买人需要转让的,由政府回购,回购价格为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息。在租户由于收入提高和自购房等原因不再符合条件的,由政府收回再租给其他符合条件的对象。由于公租房价格自成体系,有利于避免利益输送与权利寻租。
在融资机制方面,重庆市公租房建设大约需要750 亿元的资金投入,其中1/3 由政府通过划拨土地、土地出让金收益、中央下拨专项资金以及市政府部分税费减免等方式筹集,2/3 由企业采取市场融资、滚动发展的模式解决。重庆市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公租房建设的有效途径。获批30 亿元住房公积金项目贷款规模,目前已发放贷款13 亿元。探索争取发行公租房投资信托基金(REITs)、积极引入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商业银行通过特事特办、先行先试,发放公租房贷款。截至2010 年末,重庆已有3 家银行向公租房项目提供授信89.8 亿元,发放贷款10.8 亿元,给予利率下浮10%的优惠;贷款期限多数在10 年左右,并且封闭运行,主要采取前期信用贷款、后期房屋抵押的风险控制措施。下一阶段,更多的商业银行将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进一步加大公租房贷款的投放力度。
(2)商品房销售放缓,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全年商品房销售呈现“先高后低再企稳”的态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均较上年大幅放缓。全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在前4 个月冲高后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见图13、14),调控政策初见成效。但房屋租赁价格在由买转租需求增加及通胀预期影响下大幅上涨。土地交易价格涨幅由于商品房开发土地供给减少预期等原因继续走高。
(3)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2010 年,重庆市房地产贷款增长与市场走势相适应,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大幅回落,房产开发贷款增速高位放缓,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增速在调控政策出台后连续回调,但四季度有所回升。房地产贷款质量继续改善,开发贷款和住房贷款不良率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