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多措并举,推动服务业在“十二五”实现
新发展 当前我国服务业仍存在竞争力不强、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高等问题。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不断优化服务业投资发展环境,培育多元化竞争主体,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外资投资服务业领域。二是提高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政府公共服务责任,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对于促进服务发展的能动作用;同时不断拓宽服务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三是深化服务领域改革。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四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内的机遇和条件,继续大力发展旅游、劳务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基础上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
六、主要经济圈发展
2010 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对全国经济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保持优化。
2010 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合计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 11.8%,增速较上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进出口贸易回升较快,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三大经济圈第三产业占比、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 26) 。
主导产业保持优势,并向高端化推进。长三角地区继续推进装备制造、 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和船舶行业等主导产业高端化,并以世博会为契机,加快旅游业、文化业发展;珠三角地区发挥毗邻港澳、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实现要素重组优化中具有的天然区位优势,初步建立起生产能力强、外向度高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生物制药、家电、建筑等九大主导产业,并在推进工业高端化、适度重型化,以及船舶、能源设备、数控机床等关键装备制造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京津冀经济圈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增长较快,服务业优势不断增强,租赁商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金融资产交易所、特许经营权交易所等新兴金融业成长良好。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2010 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长三角地区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战略定位得到明确与彰显。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社保对接互转难题的逐步破解,长三角一体化经济进程明显加快。《推进长三角金融服务一体化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推动长三角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珠三角地区扎实推进一体化进程,先后签订深莞惠经济圈、广佛同城化、珠中江经济圈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逐步实现一体化,推进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 。
截至 2010 年年末,广东全省 34个产业转移园累计签订正式投资协议项目 2000个, 协议总投资额达到 4500 亿元;全年实现产值 1850 亿元,比上年翻番。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加紧进行,区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签署了《北京市-河北省合作框架协议》、 《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10-2014) 》等文件。
2011 年,我国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三大经济圈作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代表性区域,将抓住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预计 2011 年主要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基本平稳,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信贷投放节奏更加合理,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金融融合进一步加强。
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与金融展望
2011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较多有利条件,前期出台的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和各项区域发展战略正在发挥作用,各地发展热情较高,投资动力较强,加之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总体上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较为充足。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际上部分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主要经济体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通胀压力加大;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东部地区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主体的经济圈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上海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提速等,都将为 2011 年东部地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提供有效支撑。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在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具有较多有利条件,将继续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同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东部地区将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积极参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通过产业转移等方式,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既发挥支持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为东部地区自身的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加快,再加上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市场广阔,在实施扩大内需、落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的强力推动下,承接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必将为 2011 年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点逐步推进,也将成为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中部地区将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国际国内产业调整和跨区域重组不断深化的情况下,中部地区将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提升重大技术装备、交通设备制造业、重型机械工业等领域整体实力和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部地区将以建设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支持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并加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等,将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新增长极正在加速培育中,将成为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针对西部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西部地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油气管道和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西部地区将以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为契机,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建设以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工作也不容忽视,将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西部地区将充分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不断完善合作机制,改善发展环境,规范发展秩序,积极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以此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具有较强的产业和科技基础,但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因此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新型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依托中心城市构建现代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东北地区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将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巩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地位。东北地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巩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积极开拓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市场,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贸易转移,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鼓励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2011 年,各地区金融机构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把握好信贷投放进度和节奏,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按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改进和完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自主创新等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做好就业、助学、扶贫等金融服务。发展消费信贷,支持扩大内需。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